大事有人管 小事解决快 西安市雁塔区社会综合治理探索实践侧记

西部法制报 2020-06-02 00:52 大字

本报记者梁爽

5月21日14时48分,记者在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看到一条实时监控信息:“车辆乱停乱放。”上报人名叫陈桂鑫,事件为违法停车。

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第一时间将此信息自动转给交警部门。但因为不属于处理范围,交警部门将此信息转回网格化管理中心进行人工分转。4分钟后,网格化管理中心将此信息转给城管部门,并附上:“道沿上违停,请城管部门处理。”25分钟后,城管执法人员到达现场,联系了车主将车挪走。至此,车辆违停行为得以快速解决。

协调机制让事情解决更快

2019年初《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颁布实施,西安市雁塔区委政法委根据政法工作条例,积极探索,建立了平安建设协调机制,不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电子城街道综合治理和全科网格化(12345)服务管理就是落实政法工作条例的一项举措。街道以改革为契机,先试先行,开展网格化地域社会治理。建成不到一年来,综合治理和全科网格化(12345)服务管理中心目前已办理各类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问题800余件,办结率93%。

电子城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七八十万人,而专职城市管理工作的人员不足50人。针对实际,电子城街道搭建了综合治理和全科网格化(12345)服务管理中心,运用网格化管理平台,实时对辖区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快速处理。

电子城街道社会治理与平安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赵鹏说:“我们现在有两个端口,一个是前端设备,也就是摄像头,通过温感监测、空气质量检测及人脸识别等功能,主动发现问题;另一个端口则是街道划分的33个网格,由39名专职网格员、249名兼职网格员组成巡查队伍负责检视城市管理类所有问题。同时,我们实行单向层级汇报制度,将巡查与解决问题的人分离,这样就起到相互监督和促进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一年来,电子城街道坚持政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个月将辖区各执法职能部门召集在一起,通报工作情况,分析研判疑难问题,融合工作力量,推行“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的运作模式,建立了“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协调机制,打破了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政法资源深度融合。问题解决时效也从以前的几天,缩短为现在的几小时甚至几分钟,辖区老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矛盾纠纷诊所”让难题有人管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层矛盾纠纷不断增多,等驾坡街道积极探索,围绕政法工作条例对政法机关履行专项职能的要求,将矛盾调解关口前移,探索建立了“诊所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模式。

“矛盾纠纷诊所”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主任,下设由街道业务科室组成的19个专业“诊室”、街道司法所组成的1个“防疫组”、村(社区)组成的16个基层“医疗站”。区级领导带领职能部门组成的“专家团队”,将信访、司法、行业部门等力量整合为一体,形成“上下联动、重在基层”的矛盾纠纷多元化防范化解机制,基本实现了“小矛盾不出社区、复杂矛盾不出街道、突出矛盾不出区县”。

基层“医疗站”整合村(社区)调委会、专业调委会、个人调解室、公益律师等力量,坚持“一专线三巡查三上门两回访”工作法,坚决把小纠纷解决在群众家中。

2018年冬,街道“矛盾纠纷诊所”接到辖区一小区业主反映小区供暖锅炉发生故障,导致2400户业主供暖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街道立即指定包抓“医疗站”接诊,向物业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小区业主等调查了解相关情况。经过调查,针对业主反映的供暖、物业管理等问题,街道要求物业公司限期整改,提高服务标准,务必保障小区业主供暖需求。2019年10月25日,该小区完成了锅炉低氮改造,2019至2020年供暖季的供暖效果,也得到了大部分业主认可。

等驾坡街道不仅仅在“接诊”体系上下功夫,还构建了“坐诊”体系。小矛盾解决了,那么,如果有“疑难杂症”该怎么办?等驾坡街道社会治理与平安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阮强乐给出了答案。

阮强乐说:“针对没有能力解决的矛盾问题,街道通过联动机制将问题详细情况上报区级相关部门,邀请各职能部门或者社会公益团体到街道开展案件‘会诊’,剖析问题成因,细化工作措施,制订化解方案,开展化解工作,合力化解矛盾纠纷。”

新闻推荐

“大手牵小手·争做守护秦岭生态小卫士”科普教育活动举行

阳光讯(记者杜丽芳)5月28日下午,由西安市教育局、西安文理学院主办的“大手牵小手·争做守护秦岭生态小卫士”科普教育活动...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