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的田野牧歌 读雷涛散文集《原乡记忆》
记得十多年以前,一群作家去秦岭采风回西安的时候,在一个普通的宾馆下榻。店里拿来了笔墨纸砚,请省作协的领导和作家挥毫作书。我作为一个地方文学作者,也是此次活动的向导之一,面对热闹的场面,只能站在一边慢慢欣赏。笔会快结束时,没想到雷涛先生微笑着跟我说:“你说内容,我给你也写一幅字吧!”这种颇想获得又意外得到情景,让我很感动,也让我记了十几年。
因为编书的原因,我和雷涛先生相遇了,我们去了几次京城。他的博学、潇洒、真诚,他对现实和民生深切关注的情怀和思考,让我更是发自内心深深敬佩。我不禁感慨,作为一个在西安古城里颇有声望的文化学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城市化进程中,他却没有失去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情感,没有减轻一个文化人所具有的生命质感。
近日,他的散文集《原乡记忆》出版了。这是一个从乡村走出来,到城市漂泊奋斗的人,回望乡村的一部深情之作。
母亲、故乡、故国,是一个作家生命意义的三原点,更是一个学者型知识分子一生摆脱不掉的情感纽带。雷涛先生用六十多篇近三十万字的篇什、朴素又娓娓道来的笔调,对二十世纪后半叶,乡村的风土人情、农耕物态、乡野故事,进行了细腻描写、考察和审视。对家乡的紫藤树、田园乐章,儿时的伙伴、祖父的遗产,关中农村的风俗习惯和生产方式,进行多角度刻画,让人仿佛走进了早已逝去的农耕生活里面的泥巷土屋、田坎原野。把那个时代的艰难困苦和先民生存的窘境,摹写得淋漓尽致。
没有在乡村穿着布衫光脚走路,扶磨耙犁的经历,没有为一顿口粮,能把一把庄稼攥出水来的苦难经历,是写不出这种紧贴农桑、饱含温度,具有另一种美学价值的文章。正像作家莫言所说,他不是在为老百姓写作,他是老百姓写作。这对富有生命感情且有现实关照作家内心深处的经验之言,对乡村的态度,对农民的关怀,对已经逝去的数千年乡村社会的认识,的确体现了当代作家的良知。读他的每一篇乡村散文,在亲情、友情、民情中让人不仅感受到一个赤子与普通百姓的血肉联系,更有一种通过思考剖析社会人生,从而具有形而上的思想之美和华彩绵延的美学价值。人是易忘易变的物种,人又是难以克服自身弱点的品类,忘记生命存在的价值,忘记笔下有火也有泪的客观现实,这在今天文坛写文章的人群中比比皆是。而雷涛先生的散文却像春风沿着河堤,吹荡苦涩的清香,如夏夜蒲扇挥动的丝丝清凉,在唤醒人们对乡村久别记忆的同时,又提供了透视社会的一面镜子。
阅读《原乡记忆》的时间里,随着作家的笔触,我仿佛进入了关中平原的历史脉络,书中记述的康海、周武、老校长苏建文等名人凡人,是那样的富有民族气节和生命情感。千阳的旧事、太白的风光地貌、历史掌故、家乡父老的接辈传承,更有西宝高速建成后,废弃老路旁边的民生百态、老百姓生意的艰辛,果农菜农还有打工人的苦楚和无奈、庸常又乐观……活脱脱再现了关中平原的世态百相,让人在历史和现实的回廊中,产生绝非表层思接千载的冷静思索。
作为真实再现生活的文体,《原乡记忆》的文本价值正在于它的真实、它的温度、它的鲜活,它透过云团下面的庄稼地带给人的劳作和收获。其中,《祖父的遗产》《哭沙》《碾子印记》《田园乐章》《秋日的阳光》《太白山五扎》《半是慰藉半是忧》等都堪称华章,许多亲情看得人泪目,许多记忆读得人怅然,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难以掩卷的审美享受。
□王渊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欢微)近日,西安公交公司职工梁紫(化名),准备好了一面特意制作的锦旗和一封表扬信,决定在5月7日送给公安莲湖分局大莲花...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