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卫健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事迹 西安交大一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石志红 “我们在武汉为最后的胜利奋战着”

华商报 2020-03-29 01:34 大字

2月7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石志红随陕西第四批驰援武汉的133名医护人员“出征”。

3月24日晚接受华商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她已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奋战近50天。

瞒着双亲辞别家人“出征”

2月6日下午,正上班的石志红突然接到通知,陕西第四批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缺一位呼吸专业又有重症专长的医生。她没有犹豫:“我去吧。”

因出发时间不明确,石志红回家收拾行李做好出发的准备。得知消息后,同是医生的丈夫默默支持。26岁的女儿帮她收拾行李。

最难开口的是面对80多岁的父母。“那晚,我去二老家中看望,哥姐都在,我悄悄把去武汉的决定告知哥姐。”石志红说,但其实想要瞒住并不容易。没几天,父亲就来电问她这些天怎么不来家里了,只好骗他说:“因疫情防控升级,医生需隔离。”

3月初,石志红被评为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名字上了本地媒体。“父亲看到了我名字,还以为我在西安“战疫”。直到一位亲戚在群里转发了媒体的采访文章,我爸才知道一切。”

接管病区后快速理顺治疗流程

2月7日,石志红和第四批驰援武汉的133名医护人员从西安出发。“作为医疗组的组长,最担心的还是如何保证团队成员的安全。”石志红说。

“由于当时疫情形势,国家出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原则。我们要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7、8病区,来自交大一附院不同科室不同院区的团队成员需要相互熟悉,需要对院区的病人、治疗等情况先做详细了解,时间非常紧张。”石志红说,接管后,团队将病区进行彻底消杀,确保能安全工作等。经过3-5天的磨合后,团队成员已能进行良好的协作,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独具特色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基本熟悉了对病区每位病人情况,能做到依据病情发展高效调整治疗方案。

不少危重患者都在好转

石志红说,“目前,不少刚来时的危重患者都在好转,出院或即将出院的人数不断增加。”

“临床中,有些患者的肺部病变、各项指标不断向好,可呼吸困难仍未减轻。”石志红说,“很多情况下都是心理问题作祟。我们决定建立患者微信群,给患者各种情绪一个“出口”,也让医护人员能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对症安抚。”

“目前,我们正与华西医院等4支“国家医疗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与新冠病毒做最后斗争。我们在为最后的胜利奋战着!”石志红说。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新闻推荐

冲向“战场”的勇士 记“三秦楷模”、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施秉银(下)

陕西日报记者车喜韵见习记者张家祯“他总是面带微笑,轻声细语地和认识或不认识的每一个人交流。”“认识他这么久,我从没见...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