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 地 □千河

西安晚报 2020-03-22 05:07 大字

“磨地”的场面图片据网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项被唤作“磨地”的劳作在关中农村十分普遍。所谓“磨地”,就是把地平松平细,这主要是因为犁铧过后有的土块较大,加之犁沟有空隙,需要将土块磨压碾碎,加以平整。不管是平地还是半山半原的坡地,但凡耕种,十有八九都会磨一至两遍。

“磨地”用的不是石磨,而是用手指般粗壮的荆木条或酸枣树条编成的结实木架。制作时,先用三根如扁担形状的好杂木,做成约2米长、40厘米宽的磨框,然后把荆木条或酸枣树条用温火熏软,弯曲交叉,一条一条紧靠,卡位固定在磨框上,两头伸出三四厘米,如同现在城里的铁栅栏,再形象点说,就像人的两只手背相靠,手指伸展开来,犹如耙草的竹耙子。“磨地”时,荆木条或酸枣树条带弯曲状的那一端必须朝前,带出梢状的这一端朝后,这样就是顺茬,磨起来顺地顺土,土地平整均匀,看起来十分舒坦,赏心悦目。

“磨地”极为辛苦,一般得由干农活老道、经验丰富,且身体健壮的男社员来完成。“磨地”通常由两头牛拉“磨”,先给牛套好轭头,把轭头绳后梢的铁钩搭分别和“磨”的两端连接挂紧,形成两头牛能齐头并进的态势,然后拉动拴在牛笼头上的缰绳,驱赶牛到地的一侧端头。如是磨平地,“磨地”的人会双手拉着绳索,站上由牛拉动的“磨”,两腿叉开,角度基本与两肩平行,便于两腿站直用力往下踩踏,就这样由地的这端磨到那端,再紧挨已磨过的边沿,周而复始,直到完全平整。

“磨地”一般在三种情况下进行:一是春播前,需要整修平展土地,便于下种起苗;二是夏秋收割庄稼后,需要对待种的土地耕翻、磨平,以利于阳光歇晒,剔除杂草,消除虫害;三是播种时节,在施过农家肥、手工播撒种子后,套起大牲畜进行“磨地”,这是为了确保种子被土壤均匀裹埋,在防止田鼠偷食、鸟类啄吃的同时起到保墒作用,从而更利于种子发芽、拔节向上。

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普及,“磨地”的传统做法也随之消失,相关工具在农村已成废品,有些“幸运儿”则被请进了民俗博物馆供城里人观摩。

西安地理欢迎来稿

投稿邮箱:wangyatian@xawb.com

来稿请用电子版,注明通信地址、联系电话

新闻推荐

德国留学生回西安实录:回国前两周居家隔离 一路戴口罩手套

提前准备N95口罩、医用手套、免洗洗手液、酒精……反复打探确定是否能回国,尽管机票价格已上涨,25岁的德国留学生闫肃还是...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