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逆行而上抗疫没有局外人 经开区“战疫勇士”在平凡岗位上筑起防疫坚实堡垒

西安日报 2020-02-21 04:27 大字

■记者郭沛然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有不少勇敢的普通人选择逆行而上,坚守在疫情防控火线上。时时刻刻坚守西安北站,只为有序转运分流旅客;志愿者高速卡口上岗,充实一线防疫力量……近日,在西安市经开区,记者见到了这样一群“战疫勇士”,以不平凡的责任感筑起一道道防疫“坚实堡垒”。在这里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万众一心为战胜疫情增添底气。

有序分流旅客转运员坚守防疫一线

“有列车到站,旅客已陆续下车……”在西安北站,每天都要迎接南来北往的各地旅客,繁忙的铁路运输系统成为了防控疫情输入的重要前沿战线。经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工作人员“逆行而上”,全力以赴筑牢西安“北大门”的疫情防线。

大年初二,经开区城管局北客站广场办旅客服务中队队员王剑还在家中陪伴父母,接到单位紧急通知后,他毫不犹豫地返回岗位,成为了西安北站疫情防控转运组的一员。28岁的王剑每天清晨五点半准时上岗,要在西安北站设置的各个检查点巡查,逐一核对所有到发站旅客信息并检测体温,及时转运发热人员或到站的密切接触人员至指定隔离点;直到次日凌晨1点,送走最后一位旅客才能下班。

“转运组工作节奏快,防护要求严;每天不同时段都会有列车进站,需要分流转运的旅客很多,所以我们都是时刻待命。”王剑告诉记者,目前,西安北站每天转运约3000名旅客,战斗在这里,守住西安“北大门”,所有防疫人员都深知责任重大,也默默用行动诠释了最美逆行者的担当。企业复工后旅客人数增加,列车到达密集;一线防疫人员都不敢喝水,只为减少如厕的次数,确保旅客有序、高效的转运。

在这段不平凡的日子里,还发生了一个小意外。1月30日晚间,坚守岗位连轴转了4天的王剑,在协调转运车辆的过程中因过度劳累晕倒了。经现场医护人员检查发现血压较低,通过急救车送到医院治疗后才逐渐恢复。短暂休息了一天后,王剑的身影又出现在疫情防控转运一线。单位领导多次劝阻、要求王剑继续休息,但他却说:“特殊时期,我不在,其他队员就要承担更多的工作,我能够继续战斗。”

交通卡口上岗志愿者严防疫情输入

大年初五,经开区正阳大桥疫情防控排查点来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口罩、手套、护目镜”是他们的标配,“请登记下您的信息,14天内曾去过什么地方,现在要去哪里……”是他们一天说得最多的话,“不落一车、不漏一人”是他们一丝不苟执行的准则。

在经开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交通卡口排查起着“防输入、防输出、防扩散”的重要作用。目前,经开区在正阳大桥、未央南、西安北高速出入口等几个卡口都设置了排查点。随着车流量逐渐增加,工作人员既要保证守牢疫情防控关口,又要进一步提升排查通行效率,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停留聚集,人手十分紧张。

“面对疫情我们也怕,但是大家还是想为抗疫贡献一分力量,当支援交通卡口的任务发布,十几名志愿者就纷纷请战。”阳光服务志愿者中心负责人车勇说,疫情发生后,中心迅速筹集爱心物资,第一时间将口罩、酒精、消毒剂等防疫用品送到了一线工作人员手中。同时,每日安排早晚2个班次,每班5至6名志愿者,前往正阳大桥协助民警在卡口开展筛查、检测、登记等工作。截至目前,正阳大桥值守已累计出动志愿者43人,出勤达到了148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608小时。

记者了解到,这群志愿者中有的是企业老板,有的是退休职工,他们不怕苦、不怕累,20多天坚守一线,与经开区工作人员携手筑起牢固的防疫屏障。“我们志愿者每班干4个小时,回家后口罩勒得耳朵疼、磨得脸颊疼,但这些和一线防疫工作者比起来,都不算什么,他们真的很辛苦。”车勇告诉记者,最近天冷,志愿者们还从家中带了电水壶,买了生姜和可乐,现场自制暖心饮品送给执勤民警们;面对这场抗击疫情之战,你我都不是旁观者,人人都应该奉献一分战“疫”力量。

新闻推荐

西安市关于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全省《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科学规范做好防控工作,有序恢复...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