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终南山下的守门铁军 公安长安分局韦曲派出所抗击疫情系列报道之二

三秦都市报 2020-02-18 00:42 大字

郑直在抗疫一线刘涛宁在社区核查中抗击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公安长安分局韦曲派出所有这样一支公安铁军,他们是丈夫,是儿女,是母亲,更是一名冲锋陷阵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的战士。“逆行”队伍中有他们最美的身影,服务的岗位有他们甜美的笑容,奋进的队伍中有他们的铮铮誓言,冲锋的队伍中有他们坚毅的步伐。他们身先士卒,挺身而出,英勇善战,用一排排血肉之躯筑起了西安南大门一道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人墙”。他们就是坚守在终南山下疫情防控一线的长安公安铁军。他们在“疫”线的故事更让人为之动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坚强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光辉旗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韦曲派出所从年三十就已经拉开了帷幕,针对目前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韦曲派出所支部班子直面压力、总结创新,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迎难而上,认真落实分局党委各项工作部署。全体民警挺身而出,英勇奋战,以壮士断腕的气魄,谱写了一曲曲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赞歌。

“硬汉”刘涛宁——顶着委屈三亮警官证

2月1日下午4时许,刘涛宁接到辖区群众反映:建业路33号有一名从湖北到此的疑似人员。疫情就是命令,刘涛宁迅速和同事一起前往建业路,在去的路上一边向所长李怀文汇报,一边和该小区的物业人员联系前期铺垫工作,当刘涛宁和同事以及物业人员在33号会合后,立即展开了全方位的核查工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仔细排查后发现,疑似人员并没有在33号居住,而且手机也处于关机状态。难道线索就这样断了?

“我当时心里非常着急,额头直冒汗,因为时间就是生命,要是该疑似人员在外面多停留一分钟,后果可想而知。”刘涛宁对三秦都市报记者说,在此情况下,为了不漏一人,他和同事开始围绕着疑似人员的社会关系和亲朋好友展开排查。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傍晚6时许,刘涛宁终于在疑似人员一个朋友处,获得了疑似人员的另外一部电话号码。

电话接通后,刘涛宁对疑似人员说:“我是公安长安分局韦曲派出所治安中队中队长,为了您和家人以及他人的健康安全,根据目前疫情防控的需要想核实一下,您是什么时候从湖北来西安的?到西安都和什么人接触,都去过什么地方?使用过什么交通工具?”让刘涛宁没有想到的是,疑似人员在电话中说:“我又没有违法,你派出所的咋啦?我不愿意接受核实,我也没有感染,没有义务为你们提供信息!”说完就挂断了电话。当再次打电话时,疑似人员的电话已经关机。随后,刘涛宁一方面不停地继续拨打,另一方面编写短信发送给疑似人员,就这样相持了1个多小时,疑似人员的电话再次接通:“谁知道你们是真的警察还是骗子?”“你要不相信的话,咱两个可以加微信视频,给你看我的警官证。”刘涛宁说,疑似人员考虑了一会儿后终于同意先加微信视频。在视频中,身着警服的刘涛宁,第一次给疑似人员看了他的警官证。在看完警官证后,疑似人员才说他目前在北郊凤城三路,并勉强答应见面。

晚上9时40分许,刘涛宁和同事来到了见面的地点,拨打疑似人员的电话时,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这下又急坏了刘涛宁,他不断拨打疑似人员电话,电话无人接听,说明疑似人员心里还有顾虑。正当刘涛宁心急如焚时,一个戴着口罩的男子来到了他的跟前:“我就是你要找的人,请让我看一下你的警官证。”刘涛宁第二次掏出警官证。在确认刘涛宁的身份后,该男子说他目前和3个家人住在一起,身体没有感到什么不适,并说他在湖北襄阳火车站转乘时,滞留了半个多小时,随后返回西安。

由于和家人居住在一起,疑似人员的疑点又不能够排除,刘涛宁就和同事一起陪着疑似人员去他居住的家里,对和他有过接触的人进一步做详细核查。可就在家门口时,疑似人员的家人却隔着门要看刘涛宁的警官证,刘涛宁第三次掏出了警官证,并快速地将疑似人员和其家人的基本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并一起移交至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采取进一步隔离管理措施。

“在核查疑似人员的工作中,难听的话很多,受委屈和不被理解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不过当每一次完成领导交付的核查任务后,再大的委屈也值得。”刘涛宁对记者说,在核查工作中,疑似人员拉黑他的电话,有时候还带有人身威胁话语,可他却毫无怨言,因为核查工作是切断传染源的关键所在,马虎不得,受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

三秦都市报记者了解到,刘涛宁在领导和同事眼中,是工作上的“拼命三郎”,说话硬,做事更硬。在工作上是大家公认的“硬汉”,所以他在所里被誉为“硬汉刘sir”。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刘涛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硬汉本色”。从大年初一以来,刘涛宁吃住在所,一直没有回家。家里的电灯坏了,由于请不到人来维修,为了不打扰丈夫的工作,要强的妻子自学当起了电工,自个儿把电灯修好了。知道这件事后,“硬汉”刘涛宁流下了泪水,他感觉亏欠妻子的太多了。看出了丈夫的顾虑,贤内助妻子这样对他说:“你的工作性质我理解,你在单位把事干好,家里的事交给我,等疫情过去了我们全家去旅游……”

“多面手”郑直——疫情不退绝不回家

站在韦曲派出所的4楼上,不用任何辅助器械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郑直的家。可就是和韦曲派出所隔着一条马路,不足200米的距离,从年三十至今,郑直多次从家门口路过却没有回过一次家。

参加公安工作已经有10个年头的郑直,党龄已经12年了,由于工作突出,荣立过三等功两次,现为韦曲派出所治安管理队三组组长。在抗疫情战役中,他充分发挥思路多、点子活的特点,能够及时解决工作中碰到的人户分离等疑难问题,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正是因为他在工作中点子多,所以在派出所被大家誉为“多面手”。

记者了解到,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郑直就带领治安三组的全体民警、辅警对网格片区行业场所、城中村、居民小区进行入户走访,先后入户走访3015户12442人,在核查工作中做到了底子清、信息灵,受到所领导的一致好评。

2月12日中午12时17分,当记者正在利用吃饭的时间采访郑直的事迹时,妻子来到了派出所给他送换洗衣裳,同时还送来了10个防护口罩和防护用品。“孩子还一个人在家里,他(郑直)已经多日没有回家了,估摸着换洗的衣裳也没有了。更重要的是我联系私人关系买了一些口罩和防护用品,送给他和他组里面的同事。东西虽然不多,但是作为一名警察的家属,给他工作上的支持和帮助是不能少的,孩子和家里的事情再多再辛苦,我也尽量不给他添麻烦……”郑直的妻子乔伟娜说,她是一名人民教师,也是一名班主任,每天还要统计全班孩子各种关于疫情的信息,由于郑直一直不回家,她要去学校值班时,只有带上孩子一起去学校。由于日常生活的习惯性,她每天晚上做饭时,都要不由自主地做上郑直的那一份,然而,每天晚上做好饭菜,却每天晚上等不到郑直回家。

妻子说到此处时,郑直的眼眶泛红,记者的鼻子也酸酸的。郑直说,他每天都能够收到妻子发来的暖心信息提示,都是网上关于在疫情期间对警察工作有帮助的或者疫情最新动向信息,有时候妻子就在微信上说,在抗疫一线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你是党员,要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疫情不退你就不要回家。为让郑直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妻子乔伟娜都将孩子在家学习、玩耍等拍摄成视频以及照片发给他。一次在和妻子视频的时候,郑直无意间看到她一边和他视频,一边在用工具疏通下水道,妻子说是厕所堵了,这些活儿她还干得了。他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亏欠她和孩子的太多了。

“你家和派出所隔一条马路,还是抽空回去一下吧。”记者对郑直说道。“不敢掉以轻心啊,韦曲派出所是一个大所,疫情任务很重,说不定就在你回去的瞬间有疫情了,岂不是耽搁大事情吗?”郑直说还是呆在所里心里踏实。“虽然疫情隔断了回家的路,但是却隔不断我和他们母子之间那颗挚爱的心,疫情不退我绝不回家。”

记者手记

使命与担当

新年,伴着一场疫情一同到来,春天,将会伴着疫情退去而来到。因为,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逆风而行,迎难而上,最美逆行者……这是人们对警察在抗疫情中的语言描述,殊不知这是作为警察的一种职责而让他们义无反顾。

正如采访对象刘涛宁说的,加班、熬夜、放弃休假……此刻他们已与家人分别20多个日日夜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警察的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战疫故事,而这些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故事,是用一名警察对党的忠诚和肩上的使命与担当成就的,是用每一名警察的一腔热血和生命写成的。因为警察,在战疫一线用生命而战。

民警郑直面对记者的采访则说,虽然到辖区核查工作遇到不配合和不理解,甚至有难以入耳的言语,但是他们顶着委屈仍然带着微笑和坦然的心态面对工作,一家一户都不敢遗漏,在夜以继日的全民防控战疫中,他真真切切感受到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老大爷一声“你们辛苦了”、小孩子一声“警察叔叔再见”、志愿者递上一杯热水……现在回想,他仍心中一暖,瞬间感觉一切都值了。让我们向这些奋战在疫情一线的最可爱的警察致敬!

韦曲派出所全体民警,面对疫情,全方位应对,把创新和总结出来的“24小时严防死守”,“24小时巡查监督”……不是当作口号来喊,不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而是真真切切地落到实处,付诸在行动上。同时也体现了全体民警团结一心,互助守望,众志成城,打赢防控战役的决心和自信。

这种自信也许只有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才能深深地体会其中的滋味和含义。

文/图本报记者晁阳通讯员陈寻智

新闻推荐

西安市中小学“停课不停学”直播课程表调整 小学每天3课时 每课时长20分钟

本报讯(记者马相)2月16日晚,记者从西安市教育局获悉,西安市调整“停课不停学”直播课程表,小学每天3课时,初一、初二、高一...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