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今天 明天必然美好 写给鄠邑区新区小学的孩子们

西安晚报 2020-02-13 05:08 大字

编者按

一个灵魂可以熏陶一个灵魂,

一个灵魂可以感染一个灵魂。

阴霾遮不住光亮,

以朴实真挚的文字力量,

感召万千未来之栋梁……

自2月7日西安市教育局、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共同发起“共抗疫情,学校(老师)写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征集活动后,得到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老师们的积极响应,截至今日共收到600多封来信。他们满怀对教育的热忱,通过一封封纸短情长的书信,关心、关怀、关爱着他们可爱的学生,用他们苦口婆心的万千叮嘱,指导孩子们共抗疫情,如何调整心理和安排学习,用他们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用他们特别却又充满爱的交流方式,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更多正能量!

即日起,本报将征集到的优秀书信陆续刊登,也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继续踊跃投稿!书信征集活动要求:须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亲自起草,内容真实准确,符合活动主题要求,传播抗疫防疫正能量;1500字内,稿件注明学校或作者本人所在单位及具体工作,并附上作者生活照。

信件发至电子邮箱:465279413@qq.com

活动咨询:许江锋13096995564刘晓庆18291821594

坚守今天明天必然美好

——写给鄠邑区新区小学的孩子们

亲爱的孩子们:

我们新区小学一年级的273只“小鸿雁”们,正居家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战疫”,你们的平安健康、心情愉悦,是我们全体老师听到的最好消息!

这个春节,注定会成为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我想你们长大后,关于这次疫情的记忆中应该有感动、反思、启示。

孩子们,请记住感动。记住钟南山爷爷84岁高龄临危受命,那张在列车座椅上仰面小憩的照片;记住医护阿姨为了穿防护服更加方便,毅然剃光及腰长发的举动,她说“头发没了可以再长,尽力量去救更多的人”;记住24岁年轻护士主动请战时说,“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的知恩图报;记住一位不知名的医生接诊了101名病人,依然像接待第一名病人时那样的精神饱满;记住医护人员们为了争分夺秒,为了不浪费一件防护服,连上厕所也忍着憋着,连水都不敢喝的身心煎熬……这些有名的或者无名的“逆行者”,他们正用自己的身躯,在最前沿为我们保驾护航!

孩子们,请认真思考。我们要问自己,为什么学习?当你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就认识到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要把我们的中国建设的更加强大!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力挽狂澜,救人民于水火,当危险来临之时,能化解灾难!但愿我们的老师倾其一生,能栽培出“参天大木”!

孩子们,请明辨是非。病毒究竟从何而来?专家的共识是,与人类食用野生动物有关。前几天我给大家分享过一个视频短片《大自然在说话——我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我》,这个短片以大自然独特的视角,让人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引发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思考。追求真理,敬畏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应该是我们深刻反思的。

居家学习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你们要按照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业。“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勤奋是学习的保障,居家学习更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高度的自律。老师知道,活泼好动的你们,已经在家里呆了至少半个月了。孩子,不妨给自己准备一个《一句话小日记》,按照“今天是我在家学习的第几天,体重多少,我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等内容来记录和鼓励自己,待开学后,我们来互相交流好不好?其次,你们还小,并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点和特长点在什么地方,唯有大量博览群书,方可明晰自己的目标,而来自书的力量会改变你的思维,让你迅速成长,给你力量和智慧,去破解未来人类的一个个难题!

知道为什么叫你们“小鸿雁”吗?鸿雁文化的核心是团队精神。群雁之优,在于不忘初心、忠诚守信、同心同向、同舟共济、恪尽职守、团结互助、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我想这个特殊的时期,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思考到的就是答案,在这个“课堂”中,你们学到的,践行到的,就是我们中国的精神!

孩子们,坚守今天,明天必然美好!

西安市鄠邑区新区小学

校长杨丹

2020年2月10日

新闻推荐

全市目前有1400余张收治床位 保障发热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本报讯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市各开设发热门诊的医院,将防控关口前移,提前预检分诊,实行首诊负责制,保障发热患者得到...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