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面对疫情别忘给长辈心理关爱别忘给长辈心理关爱
□记者满淑涵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汹涌,防控不断升级,给大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慌。过度的焦虑和紧张,会增加不必要的心理症状,乃至影响生理状况,有可能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西安市中心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杨睿指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接受信息不畅,心理容易脆弱孤单,更容易在疫情面前出现心理上的特殊变化,及时发现和自我调节非常重要。面对疫情,老年人心理不适如何调节?且听专家如何支招。
看待疫情不过轻也不过重
疫情发生后,不少老年人对外出戴口罩表现出抵触情绪,好像疫情离他们很远,以至于“如何劝爸妈戴口罩”成了年轻人的一个网络热议话题。
“事实上,在病毒面前老年人更是高风险人群。”杨睿指出,老年人比年轻人抵抗力弱,更容易被感染,不少老年人还患有某些慢性疾病,一旦感染,治疗的难度更大。此外,一些老年人接触新媒体的意愿低,相对于青年群体,老年群体对通过微博、微信传播的各种防病知识接触少,所以容易产生防范意识缺乏及防范方法不当的情况。
相反地,也有不少老年人过度关注负面消息,如惊弓之鸟,出现焦虑、抑郁、失眠、恐惧甚至绝望等症状。这与老年群体普遍存在对健康的担忧和对生命的绝望感有关。在疫情影响下,老年群体容易受绝望感影响,出现过度关注,夸大危害的倾向。
“有慢性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如果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重症的风险几率相对较高,增加了老年人对患病的恐慌和焦虑。”杨睿说,患慢性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受病痛折磨的时间长,心理负担重,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症状,不良的心理状态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增加罹患疾病的可能。“所以,患有慢性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容易出现‘共病’现象,增加了老年人的心理负担。”
科学防控增添一份明媚心情
新冠肺炎阴影下,老年人如何调节心理压力?
杨睿表示,理性、客观看待疫情有利于保持平稳的心态。可以帮助老年人从官方渠道了解疫情发展权威信息,看到政府正在组织有效的防控工作,医务人员也在努力战胜疫情。“病毒侵袭人体有其特定的渠道,只要做好防护,合理饮食、注意休息,就能很好地防控疾病。”
同时,掌握科学防护手段也有助于减少恐惧。对于防护意识有限的老年人来说,家人就要担当起“安全宣传员”的责任,客观地向他们普及疾病及防护相关知识等,动员老年人开展保护自己的措施。
“老年群体的心理调节离不开家人支持,毕竟他们与社会各方面的交集较少,信息来源较少,社会资源和人际支持较为不足,所以提高老年人安全防控意识,疏导情绪和心理问题,需要社会、社区,尤其是家人的宣传、陪伴和支持。”杨睿指出,对于已有焦虑恐惧情绪的老年人,要耐心陪伴、安抚,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让他们体会到在家人的陪伴下,在防控工作全面开展下,自己是安全的,疫情是暂时的,生活是有希望的。
同时,家人还可以帮助老年人学会识别自己生理和情绪上的不适,告诉他们,虽然可能并没有感染肺炎,但会有身心不良反应,可能表现为失眠、食欲差、心慌、头昏头痛等,也可能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注意力不集中等,轻时可自我调整,反应严重时可寻求专业心理援助。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也很重要。”杨睿建议,老年人更应保证睡眠,不要因为疫情而打乱了自己的生活节律,使免疫力下降,慢性疾病复发。可以选择如深呼吸、冥想、瑜伽、太极等运动,写字画画、弹琴练歌也不错,还可以通过网络手段与亲朋好友进行情感连接。“只要我们科学防护、保持良好心态,一定会战胜这场疫情。”
新闻推荐
疫情面前 我们都是志愿兵 西安市第八医院全院总动员投入防疫阻击战
面对疫情,西安市第八医院全院总动员,人人都是“志愿兵”,用自己的激情捍卫着使命与担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