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景区拼不过网红景点,未必是坏事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国内游客量达55.4亿人次,收入突破5万亿元。其中,近两年异军突起的“网红城市”可谓功不可没。然而,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只能带来“短期聚焦”效应,旅游市场更需要的是持久的“眼球经济”。(见1月12日《工人日报》)
到重庆旅游的人到李子坝轻轨站打卡,却不知道大足石刻,老牌景区在与网红景点PK时纷纷败下阵来,其实,这未必是件坏事。
网红景点的存在,对发展地方旅游而言,好处多多。一则,老牌景区热度下降时,网红景点成为地方旅游的新名片,有利于保持城市旅游市场的热度。二则,“船多不碍港”,老牌景区与网红景点可以差异化发展,共同为做大旅游产业出一份力,带动上下游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网红景点与老牌景区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应是和谐共生、相辅相成的。毕竟,被网络引流的游客中,很多都不是从老牌景区转移过去的,而是新生的。比如去重庆李子坝轻轨站的游客,难道原计划是去大足石刻的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并没有谁抢谁生意的意思,反倒是两种模式可以互相借鉴——网红景点的热度来得快,也退得快,“三分钟热度”过后又会回到原点,它们需要老牌景区的文化底蕴与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老牌景区经营模式陈旧、与年轻人互动不够等,也应成为在网红时代需要反思的问题。比如,重庆钓鱼城景区距离重庆主城50公里左右,车行1个多小时就到。然而这处被誉为“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地方却没有多少游客光顾,问题就出在景区经营观念陈旧,抱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心态,安于吃老本。
游客去西安只为体验“摔碗酒”,去厦门鼓浪屿只为尝“土耳其冰淇淋”,去成都只为拍照“爬墙熊猫”……老牌景区的经营者不能一味埋怨游客没文化只会凑热闹,而要看到这些项目里的趣味性、新鲜感和游客的参与度,这些正是吸引游客打卡的关键因素。
研究游客的心理特点,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短视频等传播手段对老牌景区进行包装,把“老酒”装进“新瓶”里,吸引年轻的游客来老牌景区打卡,应当成为老牌景区走出困局的必要探索。
新闻推荐
本报综合消息春节在即,为向全市市民、游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车辆被堵、车位被占问题,西安交警联合陕西...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