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书讯 新书《表演者言》分享创作理念 周迅:如果你为了『红』而红 那会很痛苦

华商报 2020-01-02 00:51 大字

前几日,“大唐第一驸马”薛绍之墓在西安考古发掘的报道登上热搜,而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哭成泪人的太平公主揭开薛绍面具的镜头也随即在网络上刷屏。

当年扮演小太平的周迅今年已45岁。从《古墓荒斋》算起,今年是周迅出道的第28个年头。影视行业风云变幻,国产电影的票房在近十年间从50亿飞跃到600亿。当年灵气逼人的“小太平”蜕变成内地首位拿下影后大满贯的“周公子”。最近这三四年,她拍戏的脚步放缓,花更多时间去感受生活、感受生命,也对表演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

前两年,她作为发起人参与录制了一档清谈表演的节目——《今日影评·表演者言》,与蒋雯丽、吴君如、冯远征、黄渤、易烊千玺等22位表演者对谈表演心得。如今节目里的内容被整理成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我们也有机会听听周迅如何在自己饰演的每个角色里感悟人生,又怎样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倾注在角色里。

谈表演:再有名的演员,也始终是演员

周迅在新书的序言中写道:“我们选择了用“专业交流”的方式来记录下这个时代里的演员们,把他们的观点、经验、理念都记录下来,希望给年轻的后辈和观众一些表演上的分享。”

华商报:拍戏时,你是如何找到人物状态的?

周迅:比如说《明月几时有》中,方兰这个人,其实她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很累的,因为她生活在一个战争的年代,所以那时候我也故意地不好好睡觉。还有我在拍《听风者》的时候,我觉得一个间谍干了这么多年,她肯定累,而且那个阶段我的生活也很累,我是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的感觉,我拍了这么多年的戏,真的很累啊。

华商报:电视剧《红高粱》的九儿,别人演过。你重新演绎这个角色时,会刻意去和之前的角色区分,还是会从之前的角色里汲取营养?

周迅:这要看你选择的这个人物,你想要突出她哪方面的性格。比如你选的可能是她刚烈的一面,而我选的可能是这个人物比较小气的一面,一切都要看你的取舍。不用去比较谁演得更好一点。拍《红高粱》的时候,大家肯定会拿我和巩俐比,对吧?但是,不管是从时代还是从表演来讲,巩俐的演绎就是一个经典。经典就放在那儿,我为什么要去打破这个经典呢?如果让别的演员来演九儿,肯定是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没有比较的必要。

华商报:演员有了一定知名度后,会不会比较强势,导演不太敢跟演员提要求?

周迅:我认为作为演员,既然决定了去拍这个导演的戏,那他就是导演,你是再有名的演员,也始终是演员。比如我跟曹保平导演合作,我一见面就跟他说:“你就当我是从没拍过戏的演员,我有任何问题,你尽管提出来。”演员可以自己先表明态度,打破这个可能会尴尬的局面。

华商报:你被导演或者剧组拒绝过吗?

周迅:当然,陈凯歌导演拍《风月》的时候,不是带我去剧组待了很长时间吗?他本来想让我演巩俐那个角色的,但后来再三斟酌,我还是不行。我当时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挺难过的。后来,陈凯歌导演知道了,给了我一颗安眠药,说睡一觉就没事了。我现在想起来,他可能只是给了我一颗鱼油。那一刻,我想通了,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就不是我的。这次不行,那我下次再好好努力。当一个演员一帆风顺的时候,比较容易觉得自己什么都对。有时候,挫折或者拒绝反而会成为一种激励。失去那个角色后,我就发愤图强,比如我会常常看巩俐和张国荣演戏,向优秀的演员学习。

谈年龄:年轻时演跳河,现在没必要涉险

对于周迅而言,年龄是压力,也是阅历。现在的她思考更多的,是怎样让自己的思想层面往下走,在表演上有新的突破。

华商报:现在在挑角色的时候会更注重什么?

周迅:以前小的时候,只要看到这个故事,或者这个角色的一个闪光点,我就会接。但是随着年龄逐渐增长,你会关注整个的制作,还会考虑跟你搭戏的是谁。有些时候因为对手演员的不同,你呈现出来的戏完全是不一样的。现在接角色,考虑的因素会宽泛一些。有些演员自发能力特别强,但我不属于那种,我有的更多的是一些感觉上的东西。我是一个比较需要导演的演员,导演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华商报:年龄的增长给你在表演上带来哪些变化?

周迅:我觉得我小时候开拓力会比较大。我也曾演过跳河的戏,现在想起来会觉得后怕。现在觉得不是一定要去做这种危险的事情,而是多考虑你的思想层面要怎么往下走。不是逞一腔孤勇,“我现在还能跳,拍戏的时候我来”,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你是一个人,你总是有缺点,有害怕的东西。现在其实还有个变化。以前我看剧本到很感动的地方时,都会哭出来,现在我会控制了,我会把眼泪留到真正开拍的时候,这是年龄增长带给我的变化,我对生活的感知会更多,对人也会更加了解,这是挺美妙的一件事情。

华商报:已经收获了影后大满贯,你对表演还有新鲜感吗?

周迅:我现在这个阶段,就是要再吸收,这是一个更艰难的过程,因为你对好多东西都已经不再有新鲜感了,它不能够再轻易地打动你了。演员到最后,还是要看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一个境界,想明白这些你才会去深入地了解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性,怎样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丰富表演,以及怎么去看待生命。

华商报:作为一线演员,担心不担心未来红与不红的问题?

周迅:我们讨论什么是演员,其实你好好演才是演员。演员能够让更多人知道,一定是因为你演得好,而不是说先有了名和利你才好好演,不是这个逻辑。而且演员的初心不应该是为了名和利,你的本职工作做好了,该来的迟早会来。如果你为了“红”而红,那会很痛苦。当然那么做也不是不可以,就看你是否愿意承受这个痛苦。

谈人生:当演员几乎是我一半的生命

“演员这个职业是比较容易接触到名和利的,但是在这个行业久了就会慢慢了解到,最终你根本就抓不住这两个东西。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不会害怕失去?我觉得一定会的。但是,当你知道有一天名利会过去,你会发现拥有初心还是最开心的。”这是新书《表演者言》里,周迅说过的一段话。

华商报:你还记得自己初到片场的那些日子吗?

周迅:我拍的第一部电影是《古墓荒斋》,我记得我第一个镜头很简单,就是趴在地上,然后转头说台词,仅此而已。但我特别紧张,担心自己说台词的时候结结巴巴。大脑里充斥着各种杂念。因为当时年龄小,会害羞,但是好在我学过舞蹈,积累了一些舞台的经验。那个镜头拍完之后,我的紧张大概就消掉了百分之八十,原来拍戏没有我想的那么可怕。其实,演员刚开始演戏的时候,碰到什么样的剧组、什么样的导演是非常重要的。

华商报:你觉得自己是怎样性格的人?

周迅:我很容易无聊,很容易不知足,这是我的一个动力,督促着我会一直去爆出来。

华商报:你是怎么看待做演员这件事情的?

周迅:这几乎就是我一半的生命吧。我的兴趣爱好不够广泛,我除了看电影,最爱看的就是纪录片,像《动物世界》,纪录片中动物呈现出的情感真实、自然,特别打动我。有时会找个地方坐一下午,去看人、看物,生活里的一切都会给我灵感,一个声音、一种味道、一张照片、一束阳光,灵感充斥在生活的每个缝隙里。拍《画皮》的时候,我演的小唯是一只狐妖,我就想到我家小狗每天迎接我的时候喜欢歪着脑袋,于是我也歪着头去看王生,那是属于小唯这个狐妖表达喜欢的方式。

华商报:每个演员获得灵感的途径是不一样的。这些不同途径有没有什么共性呢?

周迅:就是自由地活着,不管你有多大的名气,要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诚实了之后,你才会没有障碍,如果不能诚实面对自己,又怎么去面对你要饰演的角色呢?华商报记者 路洁

《够神的:中国古代神奇动物图鉴》 中信出版社

神兽串起的中华文明五千年真是够神的!

《阿凡达》《哈利波特》《神奇动物在哪里》……三部欧美奇幻大片成为魔幻电影的佼佼者,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股追捧神兽的热潮。

其实中国的神兽历史要比西方源远流长。从最早的《山海经》,到西周时期的《周易》《尚书》,再到明清时期的《封神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中国神兽活跃在字里行间,又延伸到雕塑、壁画和建筑装饰之中,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逐渐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有关中国神兽的文明宇宙。

2019年12月,中信出版集团推出的《够神的:中国古代神奇动物图鉴》全书共有近150种神奇动物,堪称史上最为完整的中国古代神奇动物大百科。本书绘图者方佳翮说:“我们都知道过年的典故是因为“年兽”;近些年大热的故宫太和殿“五脊六兽”的文创产品;各种国产玄幻电影中出现的神兽,如张艺谋用饕餮;各种网络游戏中使用的坐骑,比如梼杌、凤凰、麒麟等;文玩市场上永远火热的貔貅、金蟾摆件。如果需要,我还能举出无数在我们生活中与“神兽”亲密接触的例子。”方佳翮选择黑白线条画法,让读者能够直接从画中读出有关神兽的知识。在本书中,每一个神兽不是孤独的个体,他们与历史相连,有门派有亲疏,有自己的性格和喜恶。龙族为什么要帮大禹治水?六耳猕猴为什么假冒美猴王?金翅大鹏为何沦落到狮驼岭为妖?黄帝一介凡人如何能战胜蚩尤?看似相互分割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通过140多只神兽连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世界。那些历史无法回答的、传说没有源头的、小说无根据的,都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华商报记者 路洁

《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 作家出版社

从中国作协的视角看当代文学史

2019年12月18日,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作家出版社承办的新中国70年文学成就座谈会暨《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研讨会在京举办。

为了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文学成就,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学自信,根据中宣部和中国作家协会的统一部署,作家出版社特别策划了《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丛书共计40卷,包含小说(中短篇)、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戏剧五个文学门类,其中中短篇小说30卷、散文3卷、报告文学3卷、戏剧3卷、诗歌1卷。在时间上,所选均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所发表或出版的优秀文学作品。丛书邀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孟繁华担任主编。入选丛书的作品经过了专家论证委员会的认真评审,专家评审选取了各个时期、各个体裁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这些作家作品,构筑了中国当代文学最为坚实和亮丽的文学大厦,在一定意义上,它们就是一部特殊形态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华商报记者 路洁

《攀登勃朗峰》上海文艺出版社

勃朗峰矗立在每个人的心里

我们总是对那些能够轻松攀岩的人很崇敬。而在《攀登勃朗峰》里,这个故事带领我们经历的则是一个混乱、漫长的旅程,其中有比萨餐厅、朋友、难民、失败、登山群体,还有山的另一面。这本书精彩地记录了一个城里人面对宽广的自然时的情绪波动,也令读者深思怎样面对自己的生活。

吕多维克·埃斯康德是法国伽利玛出版社语文学编辑,也是伽利玛审读委员会成员。他深受头晕的困扰,加上感情生活不顺,他的两位擅长探险的明星作者让-克里斯托夫·吕芬和西尔万·泰松怂恿他和他们一起去攀登欧洲最高峰勃朗峰。在这本书中,吕多维克·埃斯康德用生动的文笔,描写了他这样一个没有攀登过高峰的普通人,怎样克服恐惧,挑战自己的极限,也把他与两位作者和同行者之间的友谊写得妙趣横生。华商报记者 路洁

新闻推荐

2020年长安号首列开行

本报讯(记者周婷婷)2020年1月1日零时整,中欧班列公共班列暨2020年长安号首列发车。汽笛长鸣,车轮铿锵,满载日用品、电子零配件...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