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大爱叫“无声”

菏泽日报 2019-12-11 12:51 大字

最近,读了一则救助贫困学子的报道让人感到非常暖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在校刷饭卡的记录,给每月在食堂吃饭60次以上、每天吃饭花销低于平均值8块钱的学生饭卡里,充值发放了720元的助学金。

与其他社会救助不同的是,这所高校的救助,无须申请,也不公示,一切都是悄悄进行。相关负责人说:“和普通人一样,贫困生也有尊严,也需要受到尊重,要让困难学生有尊严地吃饱吃好。”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捐资助学的爱心机构和人士也越来越多。然而,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声”救助的方式不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看到,在一些地方,本来是很“廉价”的捐助,有些爱心机构和捐助人士却策划得相当隆重,更有甚者十几个、几十个人拿着少量物品,成群结队到困难学生家中,不管贫困学生愿不愿意,拍照、录像,然后在自媒体、微信、微博上大肆宣扬,这样的好心资助,事实上已经伤害到了这些贫困的学生,使他们受到资助的同时,也丧失了尊严。

与此类似的是,在社会扶贫和救助领域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些商家和社会爱心人士说是到贫困户家中献爱心。其实,除了少量的礼品和一阵子嘘寒问暖外,便是发一些图片,获一些点赞,增一些知名度。甚至有的还故意夸大捐助数目、借机推广自己的产品,为困难家庭也解决不了什么根本问题。

越是贫困家庭,越是不愿意将家庭状况公布于众,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弱势心理。首先必须承认,为贫困学生和贫困家庭献爱心,本身值得尊崇,也应该得到社会尊重。然而,献爱心也要把握好一个度。比如,在宣传上,不公开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的姓名、家庭住址、地理概念,不转发贫困人员的特写照片,进村入户时不过度张扬等等。如果帮助别人以提高自己知名度和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为代价,这就背离了爱心的初衷。

有一种大爱叫“无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注学生在食堂就餐这个细节,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种至高至善的境界,值得敬仰。也希望我们的社会爱心机构和爱心人士从中有所感悟,在慈善事业上做得更好。王振宇

新闻推荐

西安创新环境更加优化 企业创新活跃度再提升 85.3%的企业家认为创新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起了作用

85.3%的企业家认为创新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起了作用;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活跃度达到83.6%,成为创新最活跃的领域……12月9日,省统...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