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医疗创新实践家 强管理、抓科研 打造“最好医院” 获奖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施秉银

华商报 2019-12-30 01:32 大字

各级医疗机构一系列的医疗创新举措,无疑是医院最受瞩目的亮点。这些医疗机构的有关人员从学科上不断创新,引领西北相关学科成为国内翘楚;有的创新管理理念,引领医院迈向更高的层次。但不论是哪种,他们都是创新这条路上的“践行者”。

时下,“有病了去交大一附院看”已成为很多患者的选择;在他们心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一附院)不仅医疗水平高、技术精、服务贴心,医疗作风更是过硬。也正是如此,在今年复旦大学中国医院影响力排行榜上,西安交大一附院一举跃居全国五十强、西北地区第二,科研影响力西北第一,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等多个科室排名西北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院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也与医院“带头人”——施秉银院长高站位、强管理分不开。在施秉银的带领下,交大一附院正朝着打造“最好医院”的目标不断迈进。

把管理工作做到位

使医院最近几年发生很大变化

“最近几年,我一直把管理放在非常高的位置考虑,同时在管理上做了很多改进,正是把管理工作做到位,使得医院最近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谈到医院管理的作用时,施秉银如是说。

施秉银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医36年来,他始终坚守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一线,先后荣获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中国医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医生等荣誉。在他看来,要将西安交大一附院打造成为全国“最好医院”,除了持续提升医教研工作,管理上必须高站位,强细节。

“在管理上,我们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外,还向其他兄弟院校包括国际上最好的医疗机构学习,借鉴好的管理方法,比如派人去梅奥诊所,请梅奥诊所的管理人员到医院来介绍经验。还有管理岗位培训项目,派员到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学习管理方面先进经验。同样,也到国内很多医疗机构学习交流。”施秉银说,如今,医院已让一大批愿意献身管理事业的、年轻有为的年轻人,走上重要工作岗位,这既保证核心部门,关键环节运转高效,也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升。

搭平台、促科研

注重“青年骨干培养”

“医院发展,首先是定位明确,要引领区域发展。其次要把临床工作做好,包括医疗安全质量,这是医院最核心的东西。要建好平台,让每一位人员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施秉银指出,一些关键技术和科学研究是决定着一所医院发展水平的最核心因素,因此,医院在推动科研方面,给予了最有力的支持。

无论在科研方面,还是在学科建设、学科布局上,西安交大一附院都搭建了很多平台。施秉银说,通过这些平台,医院让所有参与科研的人员都能发挥作用,并根据人才的特长进行培养,“我们每年都有一个“青年骨干培养”项目,选派50名左右年轻人到国内外最好的医疗机构、科研机构进修学习。不仅如此,医院也引进了一批顶尖科学家,这也是代表医院未来发展的方向。医院每年还有专项经费支持重大的技术创新、科研培育新技术,从而不断诞生重大的新技术。

正是有着浓厚的科研氛围,西安交大一附院包括科研项目在内的所有医疗指标、运行指标,均逐年平稳提升,实现了医院的发展预期。目前,医院的科研排名已连续两年居西北第一。

服务“零距离”

创“网络医院”方便群众

目前,西安交大一附院很多学科的医疗水平都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医院的上佳服务,也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口碑。因为很多危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经过口耳相传,推动医院影响力的提升。

“对待病人方面,医院采取了很多措施尽可能方便群众,为患者服务。”施秉银说,服务首先要做好医疗保障,这是最基本的。为了让患者少跑路,医院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去年,医院自行研发的网络医疗系统“智慧好医院”上线,把医院搬到网上,推动了就诊流程改善,让医生和患者无缝连接,真正做到专家与患者“零距离”,病人不用跑医院,便可在网上咨询,实现了只要能上网,就能及时找到专家的网络医院功能。

作为一名心里总是装着患者的医生,施秉银尽管很忙,还一直坚持每周上1-2次门诊;虽身居管理岗位,却依然利用休息时间、碎片时间,在微博上坚持给患者答疑解惑,这不仅给周围医护人员树立了榜样,更令患者深受感动。华商报记者 吴洁

新闻推荐

首登西安荣宝斋(桂林)2019秋拍会昨日举行

本报讯(记者袁志强田恒)近日,荣宝斋(桂林)2019【西安】秋季文物艺术拍卖会首登西安,此次拍卖会将带大家走进历史底蕴深厚的西安...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