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难题办实事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未央区帮助近14万人解决饮水难题

西安日报 2019-11-12 05:21 大字

翘首企盼放心水的东查村村民东查村村民张永胜提起一桶水反复打量11月8日,东查村一位老人向施工方工作人员询问分质供水设备的使用方法

11月8日傍晚,东查村广场上,新安装的分质供水设备即将投入使用,有不少村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向施工方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

村民张永胜提起刚接出来的一桶水仔细打量,当得知从这里接的水可以直接饮用时,他欣慰地笑了。年近七旬的村民李爱芳拎起一桶水在广场上走了几步,笑呵呵地跟邻居说:“不重,咱提得动。”像这样的分质供水设备在东查村总共有三台,村民打水的距离最远不超过500米,等到项目竣工后,这里35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将得到解决。

东查村位于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内,由于文物保护的需要,至今没有市政基础设施,当地村民只能饮用取自地下的井水。今年10月,有群众反映井水出现浑浊情况,经检测水质不能达到饮用标准,村民面临饮水难的问题。安装分质供水设备,净化当地自备井水,是未央区政府在满足遗址保护的前提下,快速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

而在整个汉长安城遗址区,东查村并非个例。据西安市未央区农林水务局副局长张晓鹏介绍,有多达50个自然村位于遗址区内,43个自然村的13.9万人面临饮水安全问题。如何化解文物保护与解决民生难题的矛盾,考验的不仅是未央区委、区政府的智慧,也考验着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决心。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西安市未央区聚焦汉长安城遗址区保护利用矛盾突出的问题,以解决汉长安城遗址区13.9万群众饮水难的问题为突破口,深入遗址区逐村逐户调研走访,根据村情逐村研判,制定下发《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组建工作机构,全力推进实施。

《方案》坚持“一村一策,分类推进”的原则,对43个自然村精准施策,采用应急解决和永久性解决同步走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应急供水工程,建设分散式分质供水系统,采取对水质集中净化处理等办法,解决39个村12.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东查村便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依据规划,加快推进庞马、三官庙、店子、张道口等4个村市政自来水管网建设,永久性解决1.7万群众吃水问题。据张晓鹏介绍,目前,34个村的设备安装选点布点调查工作已经完成,7台设备已运达现场,部分村庄已开始进行设备安装,工程计划12月底前完工,届时,13.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将全部得到解决。

“为了让村民吃上放心水,各级政府都是尽心尽力,给咱解决这个问题,老百姓心里都感谢得很。”张永胜表示,自从东查村水质出现问题以来,隔三差五就有政府的人登门调研询问情况,10月底就开始动工,再过几天直饮水就接到村里了,他指着站在旁边的几个乡亲说:“大家很期待。”

“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核心要义,这次帮助近14万群众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正是未央区委、区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初心和使命的体现,也是对主题教育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验。”张晓鹏说道。

新闻推荐

电子烟改个名字仍在卖

网络禁售后的电子烟,以另外一个名字,再次出现在电商平台。昨天,三秦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电子烟产品改名为电子雾化器,仍可...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