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出台多项创新举措加快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 努力使家门口的学校 都成为好学校

西安晚报 2019-10-12 04:33 大字

本报讯10月11日,全市教育改革发展新闻发布会举行。市教育局局长姜建春结合全市教育大会有关情况,重点就西安市加快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有关事项做了介绍。

《意见》提出,学前教育坚持突出普惠性,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坚决抑制群众反映强烈的民办幼儿园过高收费问题。

在建学校,保学位,切实满足未来三年基础教育入学的刚性需求方面,《意见》提出的创新性举措包括:以“责任唯一、一元管理”为总原则,明确开发区和行政区教育管理责任边界。

全市将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促进全市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努力使家门口的学校都成为好学校,有效化解“择校热”。同时,科学划分学区,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的政策规定,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办法,落实中央关于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政策。

高中教育坚持多样化有特色,紧紧围绕高考改革加快育人方式变革,有序推进选课走班。同步加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国际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等。

《意见》提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实施科学评价,构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课程建设、学校治理能力等科学多元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评价结果运用,对办学质量提升明显、社会评价较高的义务教育学校每年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200万元,用于教科研活动和奖励激励。

通过“名校+”教育联合体、优化学区、集团化办学、对口帮带等方式,到2021年实现对全域薄弱学校质量提升全覆盖。

《意见》的另一创新点是首次对校(园)长队伍建设提出要求。创新性实施校(园)长绩效评价制度,加快推进校长职级制、年薪制、聘任制改革,将面向全国招聘的公办中小学校(园)长纳入西安市高层次人才引进“5531计划”。市级财政将每年列支1000万元中小学校(园)长能力提升专项资金,用于校(园)长领导力培训、国内外研修等。

关键词

全覆盖

如何释放公办学校的活力?

市教育局局长姜建春说,在优化布局、资金投入、项目安排、教师配置、交流培训方面倾斜支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学校教育教学装备配备标准。

明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要达80%;2021年,全市省级示范高中占比要达全省的40%。

通过“名校+”教育联合体、优化学区、集团化办学、对口帮带等方式,到2021年实现对全域薄弱学校质量提升全覆盖。

把教师队伍作为基础和关键,切实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加大对校长、教师的考核力度、交流轮岗力度,推动建立教师退出和待岗培训机制,促进建立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学校用人管理制度。在现有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的基础上,明年起市级每年再安排1000万元校(园)长能力提升专项资金,

持续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给予公办学校及校长在办学、用人、职称评定、考核激励等方面更大的自主权。

关键词

调剂

如何保障教师编制?

市委编办副主任张忠芳说,市委编办将全面实行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充分考虑农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和教学点的特殊因素,结合师生比、班师比、点师比等,核定此类教师编制,相对提高标准,确保农村学校师资力量。适时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进行重新核定,及时对新扩建学校进行核编。根据全市生源变化情况,加大区县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编制调剂力度,实行余缺互补、动态管理。

此外,还将创新编制管理,保障教育用编。通过“撤并”“整合”“收回空编”等方式,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精简收回部分事业编制;在市级公立医院实行编制“备案制”管理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备案制”改革范围;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补足配齐学校后勤服务、安保人员;争取在全省范围内为西安市跨区域调剂教育编制。同时,在市、区县两级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释放出更多的事业编制,优先保障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用编。

关键词

自主权

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如何进行?

市人社局副局长杨庆表示,总体概括为三个关键词“放权、赋能、提质”。

“放权”就是根据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和中小学、幼儿园需求,下放权力、下沉工作。一是下放自主招聘权。教育部门和市级“名校+”联合体内的“名校”可在编制部门核准的总量内,自主确定招聘计划,自主制定招聘方案,自主组织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招聘。二是下放面试组织权。将区县教师招聘面试工作下沉至区县,并在市级“名校+”联合体内确定5—10所学校开展“先面试、后笔试”试点。三是下放职称评审权。将初级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至各中小学、幼儿园,将中级职称评审权下放至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和市级“名校+”联合体内的“名校”。四是下放绩效工资分配权。在绩效工资总量内,赋予教育部门自主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的权限,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导向。

赋能。就是坚持综合施策,赋予中小学、幼儿园自我革新、自我发展的能力。一是提升引才能力。形成和完善“1+5”的教育人才招聘机制。二是提升用才能力。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岗位管理的自主权。三是提升留才能力。支持中小学、幼儿园继续搞活绩效工资“二次分配”,重点向一线教师和骨干教师倾斜。

提质。就是想方设法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一是提高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综合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二是提高基层教师队伍建设质量,鼓励优秀教师向基层流动;在审核绩效工资总量时,对涉及农村学校特别是条件艰苦的学校予以倾斜和提高。三是提高薪酬待遇水平。从2019年起,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照当地公务员目标考核奖,同步同幅调整绩效工资增量。

关键词

保障

如何加快教育项目建设?

市发改委副主任郭晓辉表示,将教育建设项目纳入重点项目管理,对政府投资的市级重点教育项目的相关立项手续,实行“容缺+承诺方式”先行受理,先行保障。

由政府投资的市属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类项目,由市级投资主管部门审批;由区、县(开发区)政府投资的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类项目,不管总投资额大小,均由区、县(开发区)投资主管部门审批;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类项目,实行备案制管理,一般由区、县(开发区)投资主管部门备案。

对教育类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设立“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教育建设工程项目招标,实行专人对接。省自然资源部门下达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优先用于保障教育类重点项目。

关键词

政策

如何畅通学校建设“绿色通道”?

市资源规划局副局长王学超表示,从用地上、规划上、审批上、确权上,均针对教育类建设项目出台了推进项目办理的具体政策。

资源规划局将教育设施布点及新增的4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规划布点全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予以保障。对新增的4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位置全部进行了合规性预审,保障新增学校用地全部符合或能够通过相应措施达到建设要求。对居住区配建的教育用地,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建设规模、明确移交方式,严格保障教育设施的实施落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选址只要与“城市四线”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不冲突,支持属地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按程序优先调整为教育用地。特别是老城区内符合规划的城镇空闲、低效利用的办公、工业等用地,支持调整为教育用地,由政府有偿收回纳入储备,以成本价划拨供应给教育部门,用于学校建设。

关键词

措施

如何加快学校建设项目审批?

市住建局副局长陈晓军介绍了加快学校建设项目审批等事项落实工作,就加快学校建设项目审批提出了“十条措施”,全力保障学校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一是夯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二是优先审查配建项目。三是加大跟踪监管力度。对已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且含有配建学校的商品房项目,加强对所配建学校建设工程项目监督管理,并督促区县、开发区跟踪监督建设单位按承诺完成交付。四是严格落实“先建后拆”。对涉及学校房屋征收的项目,先行制定“先建后拆、不建不拆”方案,做到新建校舍投入使用后,再拆除原有校舍工作,保障在校学生学业不受影响。五是优化审批服务。六是简化招投标办理手续。七是施工许可容缺受理。对基础教育学校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办理实行优先办理、容缺办理。八是优先受理消防验收。九是落实收费减免政策。十是优先保障市政配套建设。

关键词

增幅

如何加大财政投入?

市财政局阎金平副局长表示,市财政的总体目标是:2021年全市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到18%、市本级财政三年新增教育建设投入50亿元。重点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重点保障教育支出,新增财力优先向教育倾斜。2019-2021年市本级三年新增投入20亿元,2021年全市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到18%。

加大对区县、开发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力度。研究制定奖补办法,通过转移支付、考核奖补等方式,市本级三年新增投入30亿元。

本版文/记者马相ICphoto供图

新闻推荐

400辆“小黄蜂”将免费摆渡西马跑者

本报讯(记者郭沛然)昨日,记者从市出租车管理处获悉,2019西安国际马拉松赛开跑在即,400辆“小黄蜂”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3万...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