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成立合作联盟 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 西安高校为“一带一路”添彩

西安晚报 2019-09-26 04:31 大字

西安是西北地区生产要素和产业聚集程度较高的地方,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和教育中心。近年来,西安高校通过发起成立合作联盟、培养人才、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持续拓展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内容,努力把西安市打造成“一带一路”全方位、宽领域的科技教育合作交流新高地。

将国内有关研究

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延伸

日前,由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国宇航学会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第二届理事会在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召开。大会通过了来自8个国家的12个新成员单位的入盟申请,成立了联盟学术委员会,助推联盟之间开展航天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空间技术的和平应用以及航天创新人才培养等工作。

西北大学从上世纪30年代就启动了对丝绸之路沿线的考古工作。1956年考古学科设立后,结合丝绸之路的文明历史、文化遗产、经济发展等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由王建新教授所率领的研究团队,自2000年起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考古研究。2017年,其团队在中亚考古又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成功地将国内有关研究向丝绸之路沿线中亚各国延伸。

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别牵头成立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已成为跨世界5大洲的高等教育合作平台。其中,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已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4所农业科技示范园。西北大学成立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中东研究所”“中亚学院”“中亚学院吉尔吉斯中大石油分院”等一批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科研、教学机构。西安石油大学先后与中塔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中吉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等中外石油行业企业,联合开展油气领域国际化本土化人才培养。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下的

高等教育合作

9月18日,2019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校长论坛在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开幕,来自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19个国家和地区的57家单位代表与会。中国、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韩国等国的20余名高校领导专家,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高等教育合作”“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高校人才培养合作”等四个主题单元展开分论坛交流,展望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未来。

西安外国语大学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家承接组织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汉语教师选拔考试的单位,目前已在哈萨克斯坦、阿根廷、法国等3个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最近,由该校丝绸之路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一项对全球209个国家和地区的地名汉字译写工作,正在展开。

西北大学是全国最早为中亚各国培养留学生的院校之一。2000年以来,已培养中亚各国留学生1000余名,是陕西省培养中亚留学生最多的院校之一。

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深度合作搭建平台

西安多所高校围绕“一带一路”深挖专业优势,为沿线国家多领域深度合作搭建了宽广的平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积极加入“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和“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策划举办了“一带一路”建筑发展论坛,邀请多位院士与勘察设计大师、专家学者,围绕“古丝路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及“新丝路城市和建筑发展”主题,就探索丝路沿线城市建筑发展未来进行深入的交流研究,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制定新时期城市与建筑的发展对策提供咨询和建议。该校邀请10个国家30余所知名院校、科研机构近200名代表,参加“一带一路”低碳城市·社区·建筑国际学术会议;举办主题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变革机遇与挑战”的“城市规划·长安论坛”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承办方之一,参与了在西安成功召开的“一带一路”青年创新大会。此次大会以“丝路之源信息逐梦”为主题,旨在共同构建信息科技领域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商、共建、共享,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此外,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揭牌成立,标志着西部自贸试验区研究工作进入国际化、市场化、开放式的新阶段。

一项项深度合作、一个个国际合作联盟……为西安带来了打造“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高地、实施追赶超越的新机遇。

记者张潇

新闻推荐

从爽爽贵阳到热辣重庆 穿越古城西安回到绵阳成都 四川航展主题大巴千里“五城快闪”圆满回归

日前,以四川航展吉祥物“星宝”和航展蓝涂装一新的主题大巴历经贵阳、重庆、西安、绵阳、成都等五大城市后圆满回归本届航...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