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 迈入“超大城市”圈

澎湃新闻 2019-09-25 21:05 大字

9月24日,市统计局发布的相关统计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西安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2017年和2018年

全市净迁入人口88.79万人

伴随着西安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生育水平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较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 “现代型”演变。

“十二五”期间,西安年均出生人口数量为8.52万人,出生人口规模基本触底。2014年至2016年,人口出生率分别为10.11‰、10.15‰和11.54‰,自然增长率分别为4.64‰、4.64‰和6.14‰。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全市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2016年,西安市人口出生率出现明显拐点,人口出生率上升1.39个千分点,新增出生人口1.32万人。2017年在二孩效应和户籍新政的双重作用下,全市人口出生率继续走高,呈现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人口出生率上升1.08个千分点,新增出生人口1.91万人。

2018年全市出生人口达12.23万人,达到近27年来的峰值。另一方面,随着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等规划落地实施,以及“史上最宽松”户籍新政、百万大学生留西安等各种利好政策的推进,西安市吸纳了更多更优质的人口资源,2017年和2018年,全市净迁入人口达88.79万人,占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净迁入人口的三成以上,人口迁移成为此阶段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在各种利好政策的加持下,创造出西安人口新的增长极,截至201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达922.82万人,常住人口达1000.37万人,西安市正式迈入“超大城市”圈。

去年全市高校在校生127.13万人

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25倍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安市始终坚持“教育奠基,科技兴市”的方针,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形成了多种类、多层级的教育体系,使西安市人口文化水平继续向更高层次迈进。主要表现在:

受教育程度持续提高

2015年每十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6880人,是1964年的14.3倍;每十万人拥有高中学历的人口为19800人,是1964年的5.4倍;每十万人拥有初中学历的人口为31370人,是1964年的3.5倍;每十万人拥有小学学历的人口为13670人,是1964年的41.3%。

高学历人口大幅增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仅有1374人,1978年增加到28785人,2008年达到了60.10万人。2018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共63所,在校学生127.13万人,较2008年相比人数翻了一番,是1978年的44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25倍,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少数到大众的转变,教育层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盲率大幅度下降

1964年,西安市文盲人口为100.87万人,文盲率(指文盲人口占15周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26.18%。到2010年,文盲人口下降为13.59万人,文盲率降至1.60%,较1964年下降24.58个百分点。

受教育年限不断增长

随着人口文化程度的显著提升,全市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逐年提高。2000年,西安市6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23年, 2010年达到10.62年。

人口性别结构逐渐优化

总人口性别比呈现下降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市人口性别结构逐渐优化,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呈现下降趋势。按户籍人口计算,1949年全市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11.42,到2018年人口性别比为100.04。自2003年以来,西安市男女比例失衡状况逐年缓解,总人口男女比例已连续15年下跌。男女人口数量差从2003年的24.05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0.2万人。表明人们的生育观念和性别偏好发生转变。

此外,西安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1964年,西安市城镇人口为228.2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29.99%,到2018年城镇人口为740.37万人,人口城镇化率达74.01%,提高44.02个百分点。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梁璠

编辑:西安报业全媒体编辑 谈密

审核:陈颖 何砾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标题:《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西安已迈入“超大城市”圈》

新闻推荐

阎良区行政审批局颁发首张许可证 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

阳光讯(记者刘金)9月23日下午,阎良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杨云向西安盛石土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颁发了依法登记并加盖“阎良...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