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资助贫困生,你怎么看?

济宁晚报 2019-09-25 09:41 大字

最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3名学生的饭卡里,突然多出720元,收到短信提醒后学生们一度以为是“诈骗短信”。其实,这笔钱是学校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2018年在学校刷饭卡的记录,给每月在食堂吃饭60次以上,每天吃饭花销低于平均8块钱的学生发放的助学金。

“隐形”的背后是尊重

早些年,一些高校在开展贫困生助学金发放工作前,让贫困学生上台演讲“比惨”,以此种方式甄别贫困生,这引起了贫困生的反感和舆论的批评。此外,一些学校资助贫困新生生活用品时,都是统一发放棉被床单等,这种统一的款式也成了一种“贫困生”标签,不利于保护学生隐私。也许这种疏忽是无心的,但这些做法确实让人很受伤。

对贫困生来说,经济资助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资助的方式简单粗暴,就很有可能伤及学生的自尊心,导致资助的作用大打折扣。以隐形资助的方式帮助贫困生,注重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是一种值得赞赏的工作方式,也可谓为贫困生上了一堂出色的“入学第一课”。

助学无需“隐形资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直接发放到学生饭卡的“隐形资助”,目的或许正如有评论所说,保护学生尊严和隐私。但是,发放助学金之前有一个问题不容回避,那就是出身贫穷会让学生失去尊严、无地自容吗?所谓的贫困生,其实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每个贫困生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贫困家庭。一个家庭致贫的原因有很多,因灾、因残、因病、因学或者多重原因交加。不能在贫穷与懒惰、无能之间画等号。

贫困生领取助学金,并不丢人。助学金属于公共款项,不应私下发放,也没必要在这方面给学生一个惊喜。能“偷偷”给贫困生发钱,也可能“偷偷”转为他用。公开透明,让师生参与监督,是发放助学金应有的程序原则。而“隐形资助”让学生和教师的正当监督变得非常困难。(来源:新华网整理:扈宏毅)

新闻推荐

西安电网完善预案保障国庆光影秀

本报讯(记者杨耀青)随着国庆临近,近日在西安城墙、大唐不夜城等区域上演的光影秀和文艺演出,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