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开通8周年 带给西安人更多美好

西安晚报 2019-09-16 04:11 大字

西安地铁开通8周年带给西安人更多美好

时光飞逝,八载风华。西安地铁从1条线路到4条线路,无数的步履在这里匆匆走过,无数的故事在这里上演。运营里程逐日增加、规划线路不断增多、便民服务精益求精、支付方式日益丰富……今天,西安地铁迎来了开通8周年的日子,轨道交通不仅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发挥了公共交通骨干线作用,同时也悄然改变了市民的生活和这座城市。

一座城市的地铁,深藏着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梦想。2011年9月16日,西安开通首条地铁,正式迈入了“地铁时代”,这座城市雀跃起来。自开通8年来,累计有32.2亿人次搭乘了西安地铁;日均客运量从15万人次,到现在线网日均客流264万人次,地铁已成为很多西安人首选的出行方式。与此同时,地铁建设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年底前西安轨道交通将形成“6线齐发、9线共建”的高强度大建设局面。

数据的背后,是这个城市的温度和市民的幸福指数。为庆祝地铁开通8周年,本报与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联合推出专版,为市民全方位展示地铁建设、运营的方方面面,让市民最真实全面地感受到西安地铁人克服种种困难,致力为古城加速,谱写城市绿色出行乐曲。

市民篇

西安地铁奏响市民吃、住、行新生活旋律

演绎这座城市“时尚新生活”

西安地铁开通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地铁对一座城市带来的巨大改善。不仅是交通的便利,从生活方式的转变,到经济的带动,城市的扩张,地铁驶入西安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西安地铁不仅成为城市开放文明的名片,也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更适宜现代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吃乘坐地铁网红美食美景一网打尽

随着地铁的四通八达,城市的距离缩小,经济活动的频次和规模都得到扩展和提升,市民生活、购物、消费、工作的选择范围进一步扩大,大西安的格局就此形成。

提到繁华,西安人想到的已经不仅仅是钟楼、小寨等商圈,龙首、凤五、韦曲、纺织城、吉祥村…一样充满着生机活力,甚至更为新潮。地铁这辆“财富动车”把客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通过快速涌动集中释放,为城市财富功能升级提供了新的载体。

“赛格、大悦城、MOMOPARK……吃的逛的全都有。”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小陈休闲之余,更喜欢和闺蜜们一起乘坐地铁,根据推荐和攻略,挑个有格调的美食餐厅享受完毕,再到网红书店、咖啡厅打卡,度过惬意的周末。“有了地铁,想去哪儿也不觉得远,让我们更享受在西安的读书生活。”小陈说。

家住曲江的文女士在自己的日常喜好逛街点又圈了个地标。她喜欢到凤城八路的大融城、熙地港或者汉神广场去转转,淘些自己喜欢的衣服和茶具。“原来怎么可能想到这么大这么潮的购物中心会开在大北郊呢?”文女士感叹道,昔日荒凉的张家堡附近,如今已经成为北郊繁华的城市新中心,如今地铁4号线已经开通,她再也不用换乘2号线,家门口乘坐4号线就到目的地。“现在家门口的交通更加四通八达,老实说,要不是乘坐地铁非常便利,我这住在南郊也不会选择去北郊逛街。”

住“地铁有多远房子就敢买多远”

“买房子选择在地铁站附近,至少能省下一部车。”今年31岁的冯竞涛在航天基地某企业工作,几年前就考虑购房,看了一圈下来,有的距离自己工作地方远,有的价格偏高,始终定不下来,“如果在别的地方买房,就得配车,不然上下班路上很耽误时间。”

4号线开工后,精明的商家纷纷打出“地铁旁、交通便利”等口号。冯竞涛不再犹豫,果断选择了南三环附近4号线地铁站旁边的房子,并且决定不买车了。“那会儿入手的时候房价还比较合适,现在每天上下班乘坐地铁,方便快捷,不用买车也不用买车位,仅这项就省了近四十万元。”冯竞涛十分庆幸。如今,他所居住的小区环境十分优美,门口还建起了商场,他约客户、与家人看电影等都十分方便。

其实相当一部分上班族,尤其是年轻白领,很多人会选择在地铁沿线居住,而“地铁有多远,房子就敢买多远”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共识。作为“地下黄金线”,地铁是“财富动车”。地铁所到之处,人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高效汇聚,为整个城市财富功能转换升级提供一个快速的载体,一个个新的商业圈、经济圈、文化圈不断形成,推动着这座城市不断创新发展,创造财富奇迹。

从城西的宜家到城东的半坡国际艺术区、浐灞奥特莱斯;从城北的凤城八路商圈、凤城二路CBD到城南的航天城、大学城……繁华,在地铁沿线呈点状铺开,最终促进了西安这座城市各区域协调发展。

行从15万到330万

绿色交通引领古城出行新风尚

随着地铁运营线路的延伸,市民出行从“公里时代”迈入了“分秒时代”,乘坐地铁已经成了很多市民的首选,大家已充分感受到地铁安全、快速、准点、高效、环保、大容量的优势。

家住科技路的市民王晓雪现在重庆工作,以前每次回家会选择动车到达北客站,换乘地铁2号线,到达站点后或者打出租车或者辛苦家人开车去接。随着3号线的开通,她自己就可以在站内换乘,直接到家门口。

加开延点车、接驳高铁晚归乘客……8年来,西安地铁的运营服务时间从2号线开通初期的15小时已经延长至17小时50分钟,其中2号线的末班车时间为23:50。其实不光是高铁北客站,与城西客运站、纺织城客运站的零距离换乘也让市民游客觉得方便,随着今年机场线的开通,西安市民“走出去”,外地旅客“走进来”的脚步会变得更加轻松。

在文艺路工作的邵琳和办公室那些买了私家车的小伙伴们一起,也相继加入地铁族的行列。邵琳家在航天城附近,虽然买了车,但却是“地铁达人”。去办公室她会选择2号线体育场站下车,再转乘公交或者骑行。“地铁永远不用担心堵车,也不用为在哪儿停车烦恼。”邵琳说,现在她把地铁时间当成了固定的阅读时间。“地铁真正拉近了时空距离,同时还改变了我的生活习惯。”

像邵琳这样的绝非个例。八年来,这个城市的气质已经被地铁悄然改变,数据成为这个“地铁时代”最好的记录者:从开通初期日均15万人次,到如今日均264万人次,2019年5月1日,客流量达到330万人次;西安地铁见证了32.2亿人次在匆匆脚步中的奋斗身影,也履行着城市公共交通骨干线的“使命”。

每当中秋、国庆、春节等节假日,西安地铁灵活调整并优化列车运行图,采取加开列车、延迟关站时间等多项便民举措,尽最大可能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先后调整运行图178次,目前2号线最小行车间隔仅为2分28秒。

数据的背后,是这个城市的温度和市民的幸福指数。随着各地铁站点的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人们可以方便地实现地铁和其他交通工具的接驳换乘,以地铁为核心的快速公共交通出行网络已经织就,绿色交通理念正在引领古城出行新风尚。

“2012年2号线开通初期,客运强度为0.84万人次,现在是2.08万人次,客运强度始终保持在国内前列。”市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客流数据的变化,既印证了广大市民对地铁的认可和青睐,也彰显着市民对地铁的殷切期盼。

建设篇

今年年底西安轨道交通将“6线齐发、9线共建”

科技为地铁建设插上翅膀下一站西安地铁更精彩

今年6月,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获得批复,年底前西安轨道交通将形成“6线齐发、9线共建”的高强度大建设局面,有效缓解城市地面的交通压力,那么地铁是怎么建成的呢?建设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难题,应用了哪些“黑科技”呢?

西安修建地铁的工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进行前期策划和论证,2006年国家正式批复西安地铁1号、2号线建设规划,从那时起,市民离这种便捷、高效、绿色的出行方式越来越近。

但修建地铁远远没有那么简单。由于西安地处西北湿陷性黄土地区,作为该类型地区首座修建地铁的城市,在建设初期,建设团队就面临了许多亟待创新解决的技术难题,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文物保护、湿陷性黄土和地裂缝。顶着无数的压力,经国内多家科研设计单位缜密地研究攻关,西安地铁开展的文物本体评估、施工运营期振动影响评估和制定的文物评价标准、专项保护方案取得了国家文物局的建设许可批复,最终实现了全国首例地铁工程成功绕穿文物。

同时,由于西安分布了14条地裂缝,存在“大地局部错动”的问题解决不了,分布的地铁线网就不能安全落地。经过大量试验模拟研发,西安地铁研发了地铁通过地裂缝段的结构设防构造、适应大变形的防水产品和轨道调整工艺,从而解决了地裂缝的问题。

回忆西安地铁建设的时光,市轨道集团副总工程师康佐感慨地说:“每一个车站的平面图都印在我的脑海里,每一条线路的开挖场景还历历在目,每一个细节的创新带来的惊喜都值得细细回味。”十余年的时间,他亲历了西安地铁首轮和第二轮建设规划所有线路的建设过程。

在谈到地铁建设十余年来的变化,康佐说:“最初车站施工时,我们是大开挖。不少市民应该有印象,那时经常是围挡一大片。后来考虑到交通影响,出现了‘盖半边、挖半边’的方法。而现在西安地铁6号线个别车站实行全暗挖施工,这就像挖一个‘大窑洞’一样,把施工对主干道交通、管线和树木的迁改影响降到最低。”

另外,为了降低人工暗挖的风险,在4号线和5号线,西安地铁已开始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大大提高了功效,也降低了隧道开挖对人带来的风险。随后,在5号线首次采用蛙人水下作业进行管线迁改作业。为了避免施工期间的涌水事故,西安地铁采用“冷冻法”工艺,把周边的土“冷冻”成坚硬的冻土,从而起到止水的效果,在4号线工程首次尝试,为西安地下隧道安全开挖又提供了一种新保障。

此外,4号线还有个国内首例下穿铁路道岔列车运行“零影响”。西安地铁4号线建设的时候,火车站站暗挖隧道左线成功下穿西安火车站东道岔“咽喉区”,隧道顶至铁路轨底仅有10.5米,西安车站每天有240多趟列车从施工区域上方通过,平均6分钟一趟。受地面正常通车条件限制,下穿股道及道岔“咽喉区”不能对轨道进行任何加固措施,这在国内外没有先例可借鉴。

施工人员比喻说,在这里暗挖隧道,就好像做心脏手术却不让打麻药。经过施工单位多次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并创造性的使用暗挖机器人、测量机器人等技术辅助,使隧道双线施工保证了对列车运行“零影响”。攻克这一世界级难题后,地铁4号线也于2018年底成功通车试运营。

目前,西安市轨道交通已建成运营4条线路,运营里程126公里,西安地铁在建6个项目117公里,其中1号线二期将于今年通车试运营。国家批复的第三期建设规划包含1号线三期、2号线二期、8号线、10号线一期、14号线、15号线一期、16号线一期等7个项目,总长度150公里,总投资968.5亿元。规划期为2019年-2024年。三期建设规划启动实施是西安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的关键,对于推进西咸一体化进程,支撑大西安都市圈发展,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优化综合交通枢纽衔接,加快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随着大家最为关注的环线8号线等项目陆续实施,年底前西安轨道交通将形成“6线齐发、9线共建”的高强度大建设局面,正式进入“高强度建设、多制式运营、全要素开发”的崭新发展时段。西安轨道交通正以前所未有的“地铁速度”加速迈进,可以预见,随着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时代的到来,市民的出行将更加便捷,西安地铁还将为城市更快更新发展带来无限良机。

运营篇

地铁所至爱心相随

八年运营无数感人故事在这里上演

2019年7月17日下班高峰期,几条短短的文字和照片刷爆朋友圈,获网友点赞无数。这就是一名孕妇在地铁北大街站突然破水,地铁工作人员用担架将孕妇抬至附近交大二附院,总共用时7分钟,后来母子平安,孩子乳名叫“小地铁”。

月9日,地铁运营员工韩亚同路过到北辰村,只见一个母亲抱着5岁大的孩子在不停地呼救着,小孩双眼紧闭、脸色煞白,止不住的抽搐,呼吸十分困难,在没有出租车愿意停下来后,韩亚同用电动车载着母子来到医院,争取到最佳救治时间。

帮助走失的孩子、雨夜挽救困在车中的孕妇、参与地面商铺火情救援……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这里上演,而助人者有个共同的名字——西安地铁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们也只是淡淡地说:“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换成任何一个同事都会这么做的。”开通八年来,运营员工上上下下本着“地铁所至,爱心相随”的理念,不断创新服务举措,获得乘客一致好评。截至2019年6月底,全线网扶老携幼30万余次。

8月的一天,一名80岁的老人出现在站内,由北大街站务人员全程搀扶、护送,这是怎么回事?老人是工作人员的家人吗?其实这是西安地铁针对行动不便或需要帮助的乘客提供的“爱心预约”服务。乘客只需拨打地铁服务热线029-89093175提前进行预约,车站会按时派人接送,提供进出站及换乘全程服务。截至2019年6月底,线网车站共完成“爱心预约”服务430余起,向老、弱、病、残、孕等不方便出行的乘客提供了便利。

爱心预约只是西安地铁多项特色服务的一项,西安地铁始终坚持“平安运营、优质服务”的运营目标,做好全市人民的“五星级”服务员。自开通至今,西安地铁线网扶老携幼共30万余次,共收到感谢信4.6万余件,锦旗388面,2000元以上拾金不昧579件,被市级以上媒体报道的优质服务典型事件1189起,“爱心预约”430余起,向社会传递爱心,弘扬正能量。

走在一些客流量大的车站,经常可以看到放置有爱心雨伞、手推车、糖、药箱等物品的“爱心服务台”,并为乘客提供“便民如厕”特色服务。每年6月全国高考日,西安地铁在全线网车站开放高考绿色通道,为考生提供开启绿色通道,免费乘车服务,各车站安排专人值守边门,考生可优先通过安检及进出站,并且为考生提供问询、寻物、热水、药箱、雨衣等物品及贴心服务。

在五路口站,不但可以看到西安市旅游文化、历史文化,以及车站发展史,工作人员还结合网络对周边网红美食店进行推荐。首先,在车站设备区手绘特色墙绘,营造温馨和谐工作氛围。其次,创新“彩虹指引条”,升级推出彩虹二维码。从五路口出发到达西安各著名旅游景点以及大型客运交通站点的路线统一归类,制作成路线指引小条,每一个地点一张小条,提供多种出行路线、出行费用的指示等,悬挂在客流集散点,供乘客取阅。

为了让外地旅客有一个更好地旅游体验,让西安市民有一种暖心感受,通化门站将一幅幅手绘地图利用明信片的方式,灵动展现在广大乘客的面前,独特的美感、新颖的形式,使人产生心灵上的认同,凸显标新立异、生机勃勃西安地铁新形象。

润物细无声。从最开始的新奇,走过八年的陪伴,再到如今的依赖,地铁对于西安市民来说,已然成了“生活必需品”。走进地铁站,排队礼让、文明出行蔚然成风,地铁文明已经成为西安又一张城市新“名片”。

下一站,地铁与城市一起舞动;下一站,西安地铁将带给城市新的精彩。记者高乐通讯员杨依恬

新闻推荐

“我与税收同行”进校园 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诚信的种子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广泛开展税收宣传,也为了让更多孩子了解税收知识,不久前,“我与税收同...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