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名绣娘10个月缝制汉代皇后礼服 微小卫星可变“虚拟大卫星”…… 2019丝绸之路 国际创新设计周开幕

西安晚报 2019-09-10 04:31 大字

设计周参展作品吸引参观者驻足欣赏记者 窦翊明 摄

8名绣娘用时10个月制成汉代皇后礼服、佩戴VR头盔体验现场“寻宝考古”、全息3D炫屏让动画跃然眼前……9月9日,欧亚经济论坛2019丝绸之路国际创新设计周开幕,向市民展现大到国之重器,小到衣食住行的创新设计。

5大展区为城市

植入创新设计生活方式

据了解,本次展览分为碰撞东西、变革生活、融通古今、沟通未来、赋能城市五个篇章,聚焦丝路、产业、生活、设计赋能。其中,赋能城市展区展出了国际城市专家西安智库、法国最大建筑事务所——V&PArchitects建筑作品及优秀设计案例,突出了建筑设计对人类发展需求进行的空间重构,对城市更新、产业蝶变及发展赋能的价值,体现了城市规划理念、设计创意和前沿科技为城市植入的现代生活方式。

展区包括西安好设计、丝路硬科技、大学+新成果、非遗设计展、博朗设计展、国际城市专家智库展、建筑大师设计展、创新大赛作品展、互动体验馆以及特邀设计展等版块,展现了创新设计在推动“中国制造2025”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设计、科技、文化、艺术的融合创新发展对城市、经济、文化、生活的变革影响。

西安“智”造

能促进骨组织再生的3D打印骨替代物

走进西安创新设计中心一楼,一排新材料、3D打印产品映入眼帘。记者看到,陈列着的铂力特3D金属打印零部件来自科创板新星铂力特。铂力特是空中客车公司在亚洲第一个金属3D打印供应商,也是首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核心零部件生产方,已为航空、航天、能源动力、轨道交通等多个行业客户提供服务。

此次展示的人工智能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完成医疗、助残、助老等功能,患者只需根据机器设定参数,便可以进行康复训练;获中国好设计金奖的3D打印骨替代物,采用了人工定制化假体设计方法,满足了人体颅颌面结构力学特性和骨骼生长特性的复原,并具有促进骨组织再生功能。

生物医学检测装备服务精准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提出,基因检测技术凭借其精准快捷的特点而为大家所青睐。展览上,来自西安本土的企业天隆科技展出了基于基因检测技术的硬科技产品。“天隆智造”致力于高端生物医学检测装备及配套试剂的研发,在这一领域不仅打破了国外的垄断,还走出了国门,走向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此外,天隆科技还推出个性化用药微测序解决方案,该产品样本免提取、试剂预封装、报告自动出具,以叶酸基因检测为例,40分钟即可拿到结果,极为便捷,能更好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用药需求。

中国首台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单晶炉研制成功

此次展览上极具硬实力的西安好设计展品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

展厅内,一个仅有手掌长度、外形酷似火箭的展品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原来这是西安理工大学针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单晶生长中的核心技术问题,研制成功的中国首台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300毫米硅单晶炉的微缩模型,而实际的设备是一个高度在20米,直径在50厘米的“大家伙”。

“我们的设备主要是生产制作集成电路芯片的硅单晶衬底的,硅单晶基底芯片是最前端的技术,也就是制作芯片的基础,目前全世界只有德国一家能做,而国内现在只有我们能做。”西安理工大学该项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西安理工大学和西部超导合作,研发了磁控直拉硅单晶生长技术,可有效降低硅单晶生长过程中杂质和缺陷的含量,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可实现高质量300毫米磁控直拉硅单晶用超导磁体的批量化制备。“虽然我们的技术在国内是第一,但是和德国相比还有一些差距,目前我们正在努力进一步突破技术上的难题,争取赶超德国,做到世界第一”。

“翱翔之星”微小卫星可形成“虚拟大卫星”

四四方方的“黑盒子”,头上戴着交叉天线……可别小看了这个物品,它可是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翱翔之星”微小卫星,2016年搭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升空,是西北工业大学自主研发的世界首颗12U立方星,体积仅为12立方厘米,重约10千克,吸引了众多观展者的目光。

“未来,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微小卫星的快速流程化生产,通俗地说就是像生产面包一样生产卫星。目前,我们正在推进的微小卫星技术产业化在西安落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西北工业大学微小卫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周军教授说。

记者了解到,微小卫星是有明确用途的新一代卫星,具有新技术含量高、研制周期短、研制经费低等特点,且可以进一步组网,以分布式的星座形成“虚拟大卫星”。除了技术研发,微小卫星的应用、产业化和市场化,也是周军教授关注的重点。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是微小卫星的标准化和模块化。标准化就是技术的标准化,让未来的卫星生产可以实现流水线生产,快速测试。因为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对微小卫星的需求会很多,技术的标准化才能促成产业化。模块化是把微小卫星的技术应用和功能进行模块化,需要什么功能,几个模块组合到一起就行,组装卫星就像搭积木。”周军介绍道。

传统文化

《长安十二时辰》同款铠甲亮相

“太美了,看衣服上面这刺绣。”“这是《长安十二时辰》的同款铠甲!”……设计展上,汉代皇帝皇后祭祀礼服和唐代铠甲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合影拍照。

泛着银光的鳞状甲片、华丽威武的头盔,象征勇敢无畏的两幅盔甲由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带来,是西安缀甲堂基于史实资料进行设计制作,努力复原了唐代铠甲的真实形制,为《长安十二时辰》同款唐代铠甲,向世人展现了我国古代铠甲的风采。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铠甲,并不是小孩子的小打小闹,需要涵盖到绘画、雕刻、漆器、臧刻、锻打、皮艺等多种技能,而材料,也由铁片、皮革等成,是一门十分“重”的艺术。

比如鳞形甲片的制作,那么多甲片需要一片一片敲打成形,涉及各种铜、铁的锤碟、锻造、冷锻、热锻工艺,制作复杂,工期长,人工成本也非常高。

来自西安工程大学的学生小刘告诉记者,自己看《长安十二时辰》,最吸引他的就是剧中人物穿着的盔甲。“会让我联想到,在长安街道上行走的铁甲胄们,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守护着长安,守护长安的存在和长安的百姓。”小刘说。

如果说铠甲带给大家是“安全感”,那汉代皇帝、皇后最高级别祭祀礼服就是让大家觉得“震撼”和“穿越”。记者看到,两件礼服以玄色(黑色)、纁色(红色)为主打色,皇帝冕服大致由冕冠、上衣、下裳、袴、襪、腰带、蔽膝、赤舄、佩玉等要件构成;皇后礼服为大袖深衣,袖袂宽博,袖祛窄紧。

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一级讲师刘冰冰告诉记者,团队从2017年跟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合作,团队用了一年多时间设计并制作完成系列9件(套)服装,包括皇帝冕服,皇后大袖深衣礼服以及贵族礼服、常服等。

“汉代帝后礼服到底什么样?每一个细节都马虎不得。”为了还原历史,刘冰冰和团队查阅了大量古籍文献进行调研,并且参考汉代画像等,进行整体服装艺术再现。

“皇帝的这件冕服,上面纹样称之为十二章纹样,全部手绣,同时通袖线不断开,完全按照中国传统服装工艺结构来完成的。”刘冰冰一边介绍,一边将记者带到皇后的礼服前,从长寿绣的纹样、绣法等,结合历史讲解这件华丽礼服的亮点。

刘老师说,这件皇后礼服是整个系列当中最难完成的一件,面料先进行数码印花,采取古代代表的刺绣工艺——锁绣,并由八名绣娘一共绣了将近十个月,才完成了刺绣的环节,接着结合传统制作工艺进行缝制。“所以这件衣服可以说是整个看似不起眼,但却是整个系列当中应该是最复杂的。”刘老师说,通过服饰艺术再现,可以让更多市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一些传统服饰文化爱好者提供借鉴作用。

现场体验

VR考古体验游戏

用铁锹挖土,突然碰到一个类似古董文物的碎片,轻轻捡起,用刷子刷掉上面的土……这可不是“盗墓”,而是由西安舦渡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VR考古体验游戏。

记者佩戴头盔后,按动把柄,眼前出现一个施工工地,捡起铁锹铲土,突然看到一个发光物,但是被泥土包裹,当刷掉瓷器上面的尘土后,碎片便可以被收集放在八卦盘上,实现考古梦。

乍看是一个立在地上的风扇,但随着LED风扇旋转,灯珠开始发亮,卡通人物、产品等就在眼前上演,发挥出巨大的科技魅力。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款全息3D炫屏利用人眼视觉暂留原理,通过风扇旋转实现裸眼3D的技术,深受市场各界的喜爱。

本组稿件由记者高乐关颖采写

新闻推荐

兴业银行西安分行 投放绿色融资金额超200亿元

2019年,兴业银行西安分行以“1234”战略为指导,根据“稳中求进、稳中求新、稳中求精”工作总基调,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支持...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