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刻艺人杨本杰:竹签演绎建筑美学
杨本杰在展示仿白鹿原戏楼□魏丹丹文/图
走进西安市莲湖区大庆路劳动小区杨本杰师傅家里,客厅展柜摆满了钟楼、戏楼、龙船、宫灯、蝈蝈笼等竹签扎刻作品,这些都是他珍爱的“宝贝”。杨师傅从事扎刻工艺15年,大大小小的作品有上百件。
●一只蝈蝈笼开启扎刻之路
“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唯独钟爱手工活。”杨本杰今年63岁,是西安电缆厂退休职工。退休前,他在厂里做了20多年钳工,养成了随时随地修理、改造各种物件的习惯。业余时间,他总喜欢动手制作一些小物件,家里的桌椅、花架都是他改造的。“既是工作又是习惯,久而久之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退休以后,他将这种专长用于扎刻技艺。2004年,杨本杰的孩子到外地读大学,他就琢磨着给自己找点儿活。杨师傅平时喜欢养鸟、玩蝈蝈,以前还制作过鸟笼。有一次他去西仓集市闲逛,看见有不少小商贩在卖蝈蝈笼子,他觉得自己也可以尝试着做,回家后就开始动手。
杨师傅的老伴儿支持并尊重他的爱好,任他在家里“玩儿”。家中6平方米的阳台被杨师傅改造成了“扎刻工作坊”,一台钻床、一把刻刀就是他的“家伙事儿”。杨师傅选用织毛衣的10号竹签做蝈蝈笼子,经过一段时间摸索,他成功制作了一只小型蝈蝈笼子,长、宽各5厘米。完工后,他的扎刻“处女座”成为养了两年蝈蝈的“家”。
●2000根竹签搭出“高楼”
随着对蝈蝈笼子研究的不断深入,杨师傅对扎刻艺术愈加痴迷,开始思考如何将蝈蝈笼子做得更精美、更复杂。
经过反复尝试,杨本杰终于做出了较为理想的组合式蝈蝈笼。2006年,杨师傅耗时两个月,用2000根竹签搭出一座1.8米高的25层“楼”,这是他为蝈蝈们新建的“家”,37间“宿舍”,可供37只蝈蝈同时“入住”。整栋“高楼”不用一绳一线,完全运用中国古建筑中“自锁”的榫卯工艺,靠构件相互间的咬扣搭建成形,“楼”顶再饰以中式挑檐,活脱脱就是一座古香古色的阁楼。
“手上这些老茧是以前上班做钳工磨的,这边的新茧是最近做蝈蝈笼子磨的。”尽管如此,杨师傅依旧乐此不疲。做出的成品多了,他还会带一些扎刻作品去西仓集市卖,许多外国游客看了觉得新奇,纷纷购买。
●希望扎刻技艺传承光大
杨本杰还将扎刻工艺延伸到古建筑领域,他上网搜一些古建筑的图片资料研究,还走访钟楼、城墙、永宁门,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结构。
“最复杂、耗时最长的当属这个仿白鹿原戏楼。”杨本杰一边介绍一边说,为了将白鹿原戏楼每一个细微的构造都扎刻完整,他多次到白鹿原观察、拍照,任何一个角落都不放过。他还专门请设计师将戏楼的三维立体图画出来,对照图纸不断摸索。“每处连接都不能出错,否则就得重新开始。”杨本杰精挑细选竹签,再经过浸泡、火烧、定型等步骤,历时4个多月,这座戏楼才扎刻完成。细细观详,戏楼台基、筒瓦、檐柱、耳房每一个细节惟妙惟肖,连门楹的雕刻都清清楚楚。
杨本杰扎刻的钟楼、四合院、永宁门等古建筑还在西安新艺术中心、西安群众艺术馆参展,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扎刻这项工艺。2013年,杨本杰成为莲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手工艺仿古建筑、蝈蝈笼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还受邀成为“永兴坊非遗剧场”的主讲嘉宾,现场为大家讲授扎刻技艺。
“我希望扎刻手艺可以一直传承下去,曾想教给儿子,但是他现在在新疆当兵,回来的时间不多。现在就想继续研究扎刻,做出更精美作品。”杨本杰说。
新闻推荐
建材生产车间起火 11名工人安全撤离 过火面积400㎡左右,着火原因正在调查
华商报讯(记者陈思存)9月7日凌晨4时30分许,西安市临潼区新市街办一建材厂生产车间突发大火,几声巨响后卷起数丈高浓烟。火灾...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