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空间 华商报走进鉴赏家蔡一阳工作室 『长安布衣』蔡一阳:『捡漏』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华商报 2019-09-06 00:50 大字

“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永远都嫌不够多的知识,如同收藏的两条腿,缺一不可。”近日,华商报走进鉴赏家蔡一阳工作室,听他讲述收藏故事,分享收藏观。

面对“收藏热”,蔡一阳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捡漏”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工作室,是安放灵魂的地方

蔡一阳,从事博物馆文物展览、高校教学、文物鉴定研究等工作20多年。现为《中国青铜文化网》主编,陕西骊山印社副社长,西安古代石刻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市统战专家智库专家,河南卫视《华豫之门》鉴定专家、陕西卫视《华山论鉴》鉴定专家。在北方青铜器、陶器、石刻和杂项艺术品的研究、鉴定圈子里,以“长安布衣”自居的蔡一阳可谓大名鼎鼎。

“工作室,在工作层面,是我做学术研究的地方;在精神层面,它是我安放灵魂的地方。”蔡一阳表示。

蔡一阳位于西安南三环外一写字楼里的工作室,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物鉴定的书籍,零散的古代石刻,用于教学和学术研究的仿制青铜,满地的书画和拓片,杂而不乱。华商报记者实地探访时,一会儿在书架上看到一个清代的菩萨造像,一会儿在房间角落看到一只被绿植遮掩、只露出半个身子的明代石狮,甚至连随手放置钥匙的石台,也是宋代的。对于一个古代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爱好者,可谓处处有惊喜。

在蔡一阳看来,家是属于家庭的,是安放爱情、享受亲情的温暖之所,而工作室是能让他安静下来,思考、学术研究的地方,“同时,我把我的藏品在工作室里展示出来,身处其间,我似乎就在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独特空间,那种精神上的愉悦,如水银泻地,无处不在。”

石雕热背后 明清古玩空间有限

作为古代石刻研究专家,蔡一阳也收藏了许多石雕。一进他的工作室,左手边满满一面墙,都是明清小石狮子。

对于这两年的“关中石雕热”,蔡一阳也有自己的观点:“因为收藏热、国家相关政策等原因,经过市场热炒的明清石雕,和明清其他古玩品类如书画、玉器、瓷器、木器等,已经到达了市场高点,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陕西的石刻,历史非常辉煌,从秦代的峄山刻石、西汉霍去病墓前石刻,到唐代昭陵六骏、北宋钟山石窟等,都堪称古代石刻艺术中的精华,“有史在前,根正苗红的关中石雕,比如文房狮、中堂狮、拴马桩等近些年得到市场青睐,一只小文房狮从十年前的二三百涨到现在的几万甚至十几万,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蔡一阳指出,因为现在大环境等原因,作为收藏主力的明清古玩所有门类几乎都已经到达价格高点,上涨空间有限,“收藏明清古玩的爱好者不要盲目跟风,要吃透想要收藏的门类,量力而行,理智收藏。”

和明清石雕相对应的则是青铜器。因为受文物政策影响,虽然青铜被视为收藏界的“国之重器”,但市场一直低迷。目前,虽然西泠、嘉德、大唐等大拍卖行经常有青铜器专场,但拍卖的都是流传有序、有著录的青铜器,新中国成立后出土的青铜器是严禁交易、拍卖的。

蔡一阳提醒青铜收藏爱好者,收藏青铜器,一定要深入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现在允许收藏的门类仅仅是铜镜、带钩、钱币、印章等小门类,坚决不要触碰法律的红线。

收藏捡漏 那是高手行家的“专利”

对于收藏,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捡漏”了。关于“捡漏”的传奇故事,也不时以各种方式在收藏圈子里流传。

“捡漏”难道不是约等于天上掉馅饼吗?

“捡漏,那是行家高手们的“专利”。”在蔡一阳看来,“捡漏”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对于外行或者尚未入行的人而言,哪怕漏放在你面前,你也意识不到,“当下信息这么发达,想捡漏的可能性已经非常非常小了。”

蔡一阳表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收藏热才刚刚冒头,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古玩艺术品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才造就了无数的捡漏神话,他曾经出差去宝鸡法门寺,就用500元在附近的一个村庄买了一个村民用来压井盖摸得油光发亮的石头,参加了三年前在西安举办的“狮吼长安·关中古代石狮展”,展品的说明牌上是:晚唐五狮石雕香炉,现场有藏家曾出价10万要收藏这件器物。

“500元变10万,这肯定是捡了大漏,但这必须是建立在你所拥有的学识涵养、掌握的艺术品鉴赏知识之上。收藏,除了资金,更重要的是知识,不能闭门造车,要多走出去,和文博专家、民间高手行家多交流,多去博物馆看真品和精品。不要天真地认为,每周跑一趟古玩地摊,“捡漏”这个运气总有一天会轮到自己。”蔡一阳表示。华商报记者 吴成贵 文/图

新闻推荐

低价买跑车?男子诈骗177万元被抓

阳光讯(记者邓龙辉)2018年11月1日,王某向西安市公安雁塔分局长延堡派出所报警,称自己被骗了。经民警详细了解后得知,受害人王...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