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偶像市场总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最近吴亦凡的新女友引发热议。实际上,追星已成年轻人的生活日常之一,追星已形成一条产业链。一份数据显示,全国的追星族中36%的人表示愿意每月为偶像花上100元-500元,年市场规模高达900亿元。
为追星花两三千甚至数万元很常见
小陈是一名大四学生,她的爱豆叫龙俊亨,“喜欢他已经2325天啦!”谈起偶像她欣喜而坚定。“我是偶然听到他的声音开始喜欢听他的歌,后来了解到他是个超级有规划的人,就越来越喜欢。”华商报记者问为什么把数字记得那么清晰,她说,刚开始感觉有点丑现在帅多了,追星可以说“始于才华陷于颜值”。
华商报记者采访发现,以前80后追星收集明信片、明星的照片,如今95后、00后高价买票赶赴演唱会、买专辑等。小陈从大学才开始买专辑,因资金有限每次只买一本,后来参加几次演唱会,一次门票六七百元。整体算下来为追星至少花了5000多。
陈天雨约粉丝朋友一起去香港看了场演唱会,票价1280元,她们还参加周年应援,为方便了解偶像,专门开了微博小号关注饭圈姐妹。“认识我的人都知道他是我的偶像。”
在小陈的眼中明星龙俊亨富有正能量。今年初,他的粉丝组织起来开了一个公益站,专门做公益活动。比如,给一所小学建立图书室,建立爱心衣橱等。号召大家捐出旧书给有需要的人,粉丝自己寄送到机构,对方收集审核书籍质量然后送到小学。“以前也做一些小公益,只是现在以爱豆名义进行而已。我想努力坚持做公益。”小陈说,现在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寻找项目、组织活动,有已经工作的姐姐,也有在校生,通俗来说就是“有钱出钱,没钱出力。”
大学生小王来自陕南,从2017年7月开始到现在已追星两年多。前年,因为歌曲和专辑先在外网发,需要用美元支付,小王专门买充值卡甚至充美元,只为听到吴亦凡的歌。今年四月小王专程去南京看演唱会,门票花了1000多,还购买了应援包,吃住行大概花了2000多块。“平常买专辑、代言、看他的电影,这些钱都是从生活费和兼职来获取。”
谈起近两天吴亦凡的恋爱绯闻,小王说,刚开始是祝福,后来自己很难过。“2017年底吴亦凡和赵丽颖炒CP的时候我是疯了,从平安夜流泪到跨年夜,茶不思饭不想。”她说,现在可能事业粉+姆妈粉+妹妹粉偏多一点,感觉已经过了女友粉的阶段,心态变好了,只希望他幸福快乐。追星以来,至少花费4000多元。
市场规模每年数百万元
产业链分工明确
谈起追星的费用来源,陈天雨说从生活费挤一些,偶尔做翻译或找兼职。
为偶像打call、买单……类似这样,投入大量时间和真金白银追星的案例还有很多。据报道,85后女子张玥为追星3年花费30多万,为跟拍偶像,她常自费乘坐飞机头等舱,承包大屏广告为偶像做宣传。还有上海一名女子专门在机场蹲守明星,被称为“虹桥一姐”。
追星已形成一条产业链,有的人为此成立了传媒公司,分工明确,有的搜集明星行程,有的准备车辆。机场航站楼、各电视台门口等随处可见的是拿着横幅的粉丝们,蹲守一晚就只为一睹偶像的风采。
8月中旬,华商报记者在西安李家村附近一处商场走访时,看到不少年轻人聚集在一家电影院门口,有的一出电梯就一路小跑,原来是为了看明星到场。8月底,华商报记者在小寨一处商场看到,围栏边上都没空地方,原来是粉丝们围到现场一睹王珞丹的风采,有的希望拿到签名。
不过,西安追星族王羽说,在真正的追星一族面前,“虹桥一姐”只能算入门级别的小粉丝。看似火爆的背后,都有策划和团队在参与。西安某文化传播公司的策划张女士说,提前确定活动,邀请明星,做好文案或视频,安排公司或相关人员转发、扩散,在有安保的前提下,乐于看到粉丝追捧明星的场面,各有所图,互相炒作,这是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据央视财经7月27日报道,数据显示,全国的追星族超过5亿人,其中36%的人表示愿意每月为偶像花上100元-500元,年市场规模高达900亿元。对此,有人感慨:你我本无缘,全靠我花钱。粉丝筹资是当代粉丝圈常见的一种行为,筹资的钱通常会被用来给偶像做应援,如买生日礼物、买专辑等。据不完全统计,2007-2017年,中国正式出道的男、女偶像团体约为130个。偶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将步入发展快车道,2020年偶像市场总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西安财经评论人士王建红对华商报记者表示,追星族不一定有这么多,但确实有年轻人为明星买单,有的追星疯狂也有经济实力,追星领域上下游涉及产业链条比较多。
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不管追星的初衷是什么,都要量力而为。真正的追星应该追正能量明星,而且让自己变得更好不断进步,才不枉费追星一场。华商报记者 黄涛 实习生 张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保山通讯员蒋维世)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颁布14周年,8月30日,西安市公证处举办“公证与我相伴而行”...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