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勇:做文学筑梦路上的自由行者

陕西农村报 2019-08-28 08:46 大字

?工作中的李建勇。

本报记者 黄敏 文/图

“我觉得写作是人生中最自由的事,每一位创作者都是自由行走的风景。”7月31日,在“行者文化传媒”工作室,李建勇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辞职回家带孩子

1973年,李建勇出生在豫北一个小山村,从小纵情山水,生活自由自在,他心性乐观豁达,对读书和写作特别喜爱。1996年,高考失意的李建勇沉寂两年之后,也像村里很多年轻人一样,走出小山村,前往城市谋生。

“在河南林州打工的那几年,对我来说是一段重要的人生体验。”李建勇说,那段时间他写了数百篇短文,投递出去几乎石沉大海,能够发表的寥寥无几。但他没有感到失落,而是充分利用时间一边读书,一边参加自考。2002年,李建勇如愿应聘到林州一家媒体工作,生活逐渐向好。

“2005年秋天,对我来说是一场灾难,感觉就像是从山顶瞬间跌到谷底,还来不及感到痛就失去知觉。”回想那时的经历,李建勇难掩伤感。那一年,孩子的出生让他欣喜无比。可是半年后,妻子突然离家出走一去不返,生活顿时陷入一片荒乱。面对工作和嗷嗷待哺的孩子,分身无术之下,他只能辞职带着小孩回老家。

即使这般艰难,李建勇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白天照顾孩子,晚上写作,还要照顾70岁的老父亲。“在家里带孩子的那几年是我写作量最高的时期,生活主要靠稿费。虽然收入不多,而且不稳定,但是足够我们爷仨生活了。”李建勇笑着说。

2005年到2009年间,李建勇每天坚持写作,杂文、小小说、散文、随笔等近千篇文章见诸各大报纸期刊,获得过“冰心散文奖”、小小说“意识文学大赛”奖。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激励。

李建勇还在村里创办了河家省首家公益性“阳光书屋”,免费为村里的孩子和热爱读书的人们提供读书学习的场所。当地多家媒体相继对此进行了报道,李建勇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红人”。

“当时并没有多么高尚的想法,只是想自己有书可读了。”李建勇坦言,在村里带孩子写作的日子,让他意识到在真实的生活面前,所有的梦想都是虚无的,必须寻找新的生机。

前往城市寻机遇

“在村里的日子苦是苦了点,但也正是那段时间让我认识了很多文友,他们对我的帮助很大。”2009年,在朋友的召唤下,李建勇来到西安,在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主办的《喜剧世界》杂志担任编辑。那时,李建勇的工资不高,每个月支付完房租和生活费所剩无几,但他却无比珍惜这份工作。

“那几年,我经常连续几个月吃方便面、啃馒头,连包榨菜都不敢买。”面对微薄的收入,艰难的生活,李建勇说唯有写作和工作可聊以慰藉,他坚信西安这座文化古城一定会给他带来好运。

因为杂志社的工作,李建勇认识了全国各地很多写作爱好者和出版社编辑,因此视野更宽阔了,思想更趋成熟,写作、编辑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这份工作对于我来说,它的价值不是薪水,而是学习的机会和人脉资源的积累。”李建勇感慨万分。

2014年,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积累,李建勇决定自己创业,他借钱创办了“行者文化传媒”工作室,主要做图书编辑、出版、发行。“与‘文化’有关的事情都不好做,开始都很难,但只要坚持努力,过了那个临界点就顺手了。”李建勇坦言能坚持到今天,离不开众多朋友、同行的相助。

落户西安圆梦想

“我们向往田园,却又跻身城市不愿离去,这并不矛盾。每个人都想追求优质的生活,而城市拥有更多的机遇和资源。”李建勇调侃自己也是俗人一个,能在西安安家是这几年最大的梦想。

2015年,李建勇在西安买了房子,一家人的户籍随之迁入这座城市,正式成为大西安的一员。“在西安安家落户,主要是为了孩子和家人,自己的心也能安定下来。”家人陪伴身边,工作和收入稳定,对于现在的生活,李建勇满足之余又倍感压力。

“各行各业都有竞争,图书行业也同样如此,而且城市生活成本大,不容有丝毫懈怠。”说起以后的打算,李建勇说还是以图书出版为主拓展业务领域,而他写作的方向也转向了影视剧本创作,并且开始筹备微电影的拍摄。

“关于行走,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采访的最后,李建勇用这句话表达自己不变的初心,坚持做文学筑梦路上的自由行者。

新闻推荐

巾帼劳模 王晓艳

主席台上,西安北方惠安化学有限公司领导为10位新“出炉”的劳动模范颁发了荣誉证书,其中一位姑娘格外引人注目,美丽大方、年...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