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血衣锁定真凶 痕迹勘验探寻现场的真相报道之三

西部法制报 2019-08-24 00:38 大字

?民警逐一在上百块石头中翻找,找到沾有血迹的石头。

本报记者马文青

一起命案的破获,最关键的是案发后的72小时。在这段时间里,现场痕迹物证的提取极其关键。

■流浪汉之死

事情要从两年多以前说起。

2016年12月31日,冬天的冷空气笼罩着城市。19时50分,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青年路派出所值班室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有群众报警称,在玉祥门外北侧环城公园内有个流浪男子头部受伤,倒在血泊中,一动不动。

接到报警后,出警民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迅速拨打120电话,将受害人送往医院。与此同时,莲湖分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民警也赶到案发现场进行勘查。不幸的是,23时40分左右,受害人在西安市第五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死者是谁?因何被杀?案件的背后又有怎样的隐情?

时值岁末年初元旦小长假期间,环城公园游人众多,发生命案后引起了周围群众的极大恐慌,再加上网络自媒体的炒作发酵,短短数小时内流言四起、众说纷纭,巨大的压力摆在了侦查人员面前。

要破解谜团,当务之急便是确定死者的身份。技术人员经过对被害人随身携带物品及现场物证的分析判断,初步确定,被害人系流浪人员,平时应该以拾荒为主,居无定所,是被人用石块击打头部致死。法医经过尸体检验认定,被害人生前疑似受到性侵。但被害人身份不详,加上没有固定的社会关系,这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到底是谁?又为了什么要将一个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置于死地呢?

■沾有血迹的毛衣

一起命案的破获,最关键的是案发后的72小时。在这段时间里,现场痕迹物证的提取极其关键,相关证人的记忆也很清晰,而犯罪嫌疑人也难以全部进行伪装。因此,快速破案,抓住嫌疑人成为当务之急。

专案组认真研究后确定三个步骤:首先,要加大现场勘查力度,同时做好尸检工作,力争能发现突破性线索;其次,要围绕中心现场开展摸排和走访,并仔细查看公园周边的视频,进行侦查以及摸排守候;最后,针对发案地的同性恋人员和流浪拾荒人员开展摸排和DNA采集工作,并对三年来类似案件进行梳理串并。

办案民警经过大量走访调查,但仍没有得到丝毫线索,案发周围的监控视频,因为模糊不清无法锁定嫌疑人,加之死者又为流浪人员,身份信息不明,民警对死者关系人排查工作暂时无法展开,侦查陷入僵局。此时,大家都将希望寄托在技术中队民警身上,希望通过痕迹勘验为案件的侦破找到突破口。

帽子、口罩、袖套……为了保证案发现场不被破坏,刑侦大队技术人员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提着勘查箱来到案发现场。一组民警搜索物证、还原现场,另一组民警对死者进行尸体解剖。

但是,案发现场位于开放性的环城公园,人流量大,现场变动较大,民警在尸检过程中确定死者是因钝器多次击打头部致重型颅脑损伤。在现场勘查时,民警提取到沾有血迹的石头一块,地面血迹6处。

在对现场环境进行观察后,民警发现中心现场西侧5米处有一个干涸水池,水池中有大量石头与中心现场的石头形状相似,他们通过对上百块石头逐一翻找,终于找到了嫌疑人砸死受害人的工具。结合死者损伤情况,死者头部受钝器击打次数较多,喷溅血迹可能会溅染到嫌疑人衣物上。民警决定扩大勘查范围,重点搜索嫌疑人遗留物。

此时,正值环城公园节前大扫除,到处都堆放着垃圾袋,民警在每一个肮脏不堪的垃圾袋里一点点翻找,在阵阵腐败气味中进行地毯式搜索,终于,在现场北侧的垃圾袋中,找到一件沾有血迹的绿色毛衣,毛衣上的血迹还未凝固。因为毛衣上沾有血迹,民警分析这是案件相关物品,极有可能就是犯罪嫌疑人作案时所穿的毛衣,在案发后丢弃在垃圾袋中。同时,负责走访的民警了解到,案发地周边此前有过同性恋情况发生,案件的侦查方向进一步明确。

■破案的口子被撕开

专案组扩大了视频侦查,他们对玉祥门外环城公园北段两个出入口及周边视频监控进行逐一排查,对周边商户、群众进行走访,经过技术比对,专案组初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为前科同性恋人员,于是调整了工作重点,安排民警深夜进入环城公园进行守候。

因案情重大,为尽快破案,刑侦大队立即请示陕西省公安厅刑侦局技术处对物证进行送检,法医专家迅速赶到实验室,对现场提取的毛衣、死者指甲、死者血液和现场血迹等物证进行检验,经过9个多小时的连续作战和检验比对,前科人员耿某出现在了民警面前。耿某于2009年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12年在汉中监狱服刑时被采血样录入DNA数据库。

破案的口子被撕开,办案民警就此展开对耿某的调查。但耿某出狱后并没有联系家人,他一直在外流浪,行踪不定,抓捕难度很大。

只有找到耿某,案件才能水落石出。面对困难和压力,专案组民警们毫不气馁,他们从案发地入手,根据视频中耿某出现的地点,结合流浪拾荒人员和同性恋人员的特点,分析出其可能藏身之处。同时,民警对之前研判的周边类似性侵案件进一步调查,找到受害人对耿某进行辨认,一名受害人最终辨认出耿某。专案组决定,将两起案件进行并案侦查。并案后,线索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一条重要的线索出现,受害人向民警反映,嫌疑人耿某曾多次出现在西北三路附近。得到线索后,专案组民警十分振奋,大家不顾昼夜工作的劳累和冬夜的严寒,连夜展开排查和蹲守。

■法网恢恢 疏而不漏

2017年1月2日9时许,专案组民警在西北三路一废弃面包车内将嫌疑人耿某抓获,至此,“12·31故意杀人案”成功告破。经询问,嫌疑人耿某交代:2016年12月31日凌晨3时许,被害人在玉祥门城墙角下露宿,耿某到达该处后,与受害人在发生同性行为中起了争执,耿某随手捡起一块石头,多次击打被害人头部致其重伤后,脱掉血衣逃离现场。

“虽然在侦办案件时没有被害人家属报案,但是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抓到嫌疑人,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我们一定要为死者申冤,法律不容践踏。”莲湖分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中队长陈凯斩钉截铁地说。

新闻推荐

西安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 生活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本报讯(康传义)8月21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西安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从我...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