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名城”“体医结合”…… 大西安健身经济正强劲发展

西安日报 2019-08-16 02:59 大字

“西马”“城马”等赛事点燃了市民健身热情。(资料图片)(记者 雷伟东 摄)

今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印发《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旨在推进体育消费持续提质扩容,到2020年,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观念显著提升,体育消费习惯逐步养成,全国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7月9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

近来,一系列与健康、运动相关的方案和计划等相继推出,使全社会对健身的关注进一步升温,其中,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鼓励个人至少有1项运动爱好或掌握1项传统运动项目,每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至少半小时等内容备受关注。记者围绕上述话题在西安市进行深入走访,发现在打造“赛事名城”、推动“体医结合”等的作用下,西安市“健身经济”的规模和质量均出现大幅提升。

“赛事名城”带动力强推动运动装备配套服务等产业链延伸

西安国际马拉松赛、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汉城湖端午节龙舟赛、西安昆明池国际名校赛艇对抗赛、翠华山登山挑战赛……近年来,西安市体育赛事活动日趋活跃,“赛事名城”的加速打造,不仅提升了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使相关产业的发展持续跃升。

“西安国际马拉松赛自2017年正式举办至今,受到了国内外广大‘跑友’的热捧,更是带动了群众健身。根据我们粗略统计,店内与跑步有关的装备,包括T恤、短裤、鞋、腕表等,西马举办之前每年销售增长率在20%至30%之间,举办后,年增长率激增至60%以上。”在西安市城南一家运动用品店,店方负责人告诉记者,不仅相关产品的需求增长了,顾客的专业化水平也在大幅提升。

连日来,记者在西安市城南、城北等区域的10余家大、中、小型运动用品店采访时发现,半数以上的受访顾客选购相关产品是为了日常健身使用,另外约有三成的受访者则是为参加相关比赛做准备。“西马的火爆,带动了整座城市的健身氛围,我正在准备参加单位内部的跑步比赛。”“很快就要开学了,我希望孩子能在三跳(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今年,陕西大秦之水队征战中甲联赛,我经常来到这里观看球队训练,对足球的喜爱进一步加深。”在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一位球迷代表曾海涛告诉记者,他经常参加小区业主的足球比赛,运动装备也在持续升级。“根据我的粗算,更新运动装备、租用场地(人均平摊),再加上参加比赛时的交通等费用,每个月我在足球领域的支出为五六百元,这样的健身投入我认为非常值得!”

记者发现,与赛事相关的文创产品也受到热捧,例如,2019世界名校赛艇冠军赛暨第三届西安昆明池国际名校赛艇对抗赛将于本周末正式开幕,雨伞、背包等官方特许产品受到众多市民、游客的关注,使相关产业链得以进一步延伸。

“体医结合”模式新颖

架起“健身—健康”桥梁打造相关生态圈

“以前我在健身方面的投入,主要是去健身房办卡,但我发现自己并不能很好地坚持,再加上平日里工作繁忙,周末还要带孩子上课外辅导班,一年下来,健身卡仅使用了4次……”在位于城北的西安城市运动公园,市民冯晓敏借助这里的智能步道进行健身运动。“计算步数、估算能量消耗、统计运动信息,在这里健身,不仅环境优美,更能通过智能交互系统及时掌握运动信息,感受科技的魅力。”冯晓敏告诉记者,他的工作单位离这里不远,平时只要时间允许,上班前和下班后他都会在这里健身。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七成的受访者会借助电子设备监测或指导健身,穿戴式的智能设备受到大家的青睐。

“近半年来,我们全家3人都开始了健身,以跑步、游泳和跳绳为主。为此,我专门购买了3只运动手环,能够实时记录运动过程中的心率、步频、能量消耗等信息,运动结束后通过手机软件还能分析出更多内容,从而获得科学、有益的指导。”在位于西三环附近的云水公园,一家电子信息类企业的研发人员丁翰在这里跑步健身,他向记者展示手机软件给出的运动建议。

“不仅有运动手环,我还给家里添置了一台体脂称,通过手机软件,每个人的年龄、身高等信息能够与运动手环、体脂称等设备中的睡眠、心率等信息进行汇总,综合分析出BMI、内脏脂肪、肌肉、蛋白质、基础代谢等数据,为制定下一步健身计划提供参考。”他认为,结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体医结合”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记者了解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不仅如此,《西安市体育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25)》也提出,积极引导居民健身消费,倡导“运动是良药”的健身理念推动“体医结合”。

“推动‘体医结合’,有助于为不同特点的健身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健身方案。”西安市一家软件开发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起,公司针对这一领域启动了研发工作,重点是架起“健身—健康”之间的数据、应用等桥梁,打造相关生态圈。“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我们看好这一方向,有信心持续攻克技术难关。”

“健身经济”仍存短板

“大健康”理念统筹发展促进良性循环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尽管西安市“健身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但总体规模偏小,吸引社会资本能力不足,以及在促进消费、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尚不明显等问题仍然存在。对于市民而言,身边的健身场地较少,相关产业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根据西安市最新的健身状况及便利性调查结果,随着打造“15分钟健身圈”工作的推进,社区健身环境不断得到优化,但仍然存在场地少、便利性和满意度评价不够高等问题,公园绿地广场、跑步专用道、社区全民健身中心以及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等运动场馆的需求仍然较大,规范健身会所收费标准、延长运动场馆营业时间等方面也需加以改进……

“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将在陕西举办,这对于西安‘健身经济’的发展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推力。”针对西安市“健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秘书长兼西安办事处主任王庆生告诉记者,从宏观层面来看,要树立“大健康”理念统筹发展,把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促进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从微观层面来看,要进一步发挥社区的作用和优势,加快完善相关场地、设施和服务。同时,突出西安在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的作用,推动“健身经济”相关产业链品质持续提升,促进实现良性循环和集群化发展。(记者杨耀青)

新闻推荐

小王涧林区生态环境改善 保护措施得当 林场鸟兽“指数”持续走高

本报讯(记者庞乐)森林是鸟兽依赖生存的根本,林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安全、隐蔽、安静的筑巢造穴之地...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