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位青少年登台献艺 西安市青少年宫首创少儿歌舞剧《温暖的摇篮》
排练现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1986年成立的西安市青少年宫是西安市乃至陕西省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重要场所和示范窗口,更是孩子们心中的校外教育乐园。今年,西安市青少年宫原创了少儿歌舞剧《温暖的摇篮》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8月中旬将先后在西安和北京上演,表达西安少年儿童对革命圣地延安的向往和对祖国的感恩之情。近日,该剧正在紧张的排练中。
少儿歌舞剧火热排练中
让200位年龄在6岁到16岁的孩子们同场登台,且歌、且舞、且诵,以多种艺术形式来展示从延安时期到现代中国的时代变迁,这在国内的舞台剧中尚属首次。在彩排现场记者看到,孩子们舞技娴熟,表演精彩到位。少年们英姿勃发,孩童们憨态可掬,令人们对《温暖的摇篮》走上舞台充满期待。
西安市青少年宫主任毛复平介绍,作为孩子们的课外基地,西安市青少年宫1986年成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校外教育系统中享有盛誉。这次西安市青少年宫组织创排少儿歌舞剧《温暖的摇篮》,启用40位少年、160位儿童同上舞台,一是给孩子们提供成长的舞台,登台演出的机会;二是请社会各界检阅西安市青少年宫的教学成果。
延安情师生情横跨80年
少儿歌舞剧《温暖的摇篮》剧情很单纯,时间跨度却十分漫长,讲述了从延安时期到改革开放四十年,青少年宫几代校外老师与同学们之间的师生情,这其中有许多剧情和人物来源于真实生活。
据悉,《温暖的摇篮》分为四幕:“星火燎原”“红色印记”“桃李芬芳”“放飞梦想”。展示了新中国成立的艰难历程,激励青少年们要展望新时代,奋进于新征程,传承红色精神,共创未来新篇章。其中第三幕“桃李芬芳”主要向观众展示少年宫的老师们辛勤培养一代代有用人才的故事。整部剧将延安精神通过歌舞融合的方式逐步递进展示,使观众在享受艺术熏陶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增强爱国主义思想。通过语言类、歌唱类、舞蹈类节目的多元结合,使用“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将绵延80年的剧情立体地、跨时空地、具象地呈现给观众。
毛复平表示,主创人员在创作《温暖的摇篮》时,加入了很多真实的元素,展现校外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比如其中也有自己30年来在青少年宫与老师、孩子们相处的体会与感受。他期待通过这个剧目,让更多社会群体从剧中感受到红色思想在新时代的精神传承与巨大感召力。据悉,目前全国青少年宫有4000多家,西安市青少年宫是唯一一个将红色文化通过如此艺术形式完整展示出来的,为此毛复平觉得十分自豪。
88分钟时长700多套服装
《温暖的摇篮》时长约88分钟,根据剧中年代不同,共计将在舞台上呈现700多套服装。尽管有200位青少年将登台演出,但每个孩子都需要承担多段舞蹈或多个角色,而且演员们仅有3个月排练时间,因此表演难度及换装难度对演员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导演刘纯告诉记者,导演组将演员们分为两个年龄段。年龄段在16岁的专业舞者主要展示延安时期的发展历程,如《东方红》《保卫黄河》等大段舞蹈,而其余160位年纪较小的孩子主要表演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篇章,让他们用舞蹈、台词来展示沐浴在阳光下幸福成长的生活。
刘纯介绍,少儿歌舞剧《温暖的摇篮》反映了青少年宫的体系与职能,寓教于乐,让观众在艺术中感受红色革命精神,感受英雄先驱们不畏牺牲的品质。刘纯告诉记者:“创作这部歌舞剧的初衷是想告诉当代青少年不能忘本,懂得珍惜。要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靠无数的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
此次歌舞剧将于8月中旬先后在西安人民剧院和北京未来剧场公开演出。毛主任表示,开学后,这部歌舞剧还将在全省全市校园内公开巡回演出,期待通过这样一部精品剧目,让更多青少年能从中了解红色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
文/图记者职茵实习生王娟丽
新闻推荐
央视新闻频道全景展现70年来陕西省追赶超越辉煌成就 跟随央视镜头 感受西安的巨大变化
西安高新区驶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记者李福民摄资料图片)镜头一科技创新“金钥匙”打开高质量发展之门镜...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