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应对跨文化挑战学生来自世界各地 西安小伙在新西兰教外国人学英语
何敬晨(中)和他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们。
一个中国人,在官方语言为英语的新西兰做英语老师,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然而对于35岁的何敬晨来说,这只是他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工作。这位定居新西兰的西安小伙,在国外从事英文教育工作已经超过了4个年头。对于他而言,自己首先是一个“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然后才是引导者和教育者。跨文化的语言交流充满挑战,他更想做的是以语言为桥梁,打开西安和世界交流的窗口,带领越来越多的西安孩子了解世界,走向世界。
面向全球学生
西安小伙新西兰教英文
何敬晨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专业,自2005年起,就在西安新东方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先是教小学生、中学生,后来逐渐转为管理岗位,在国内从事了10年英语教育工作,对于如何教好非母语的孩子说英语这件事,可以说很熟悉。”
2015年,何敬晨离开家乡远赴新西兰汉密尔顿求学。“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向寻求职业生涯和人生轨迹的改变和发展。”毕业后,何敬晨顺利留在了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的语言中心,如今他定居于新西兰南岛最大的城市基督城,并在一家和政府合作的语言培训机构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新西兰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作为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如何在新西兰做一名英语老师?何敬晨笑称,这也是一开始自己身边大多数人心存的疑问。
“我所在的语言中心并不完全是盈利机构,还承担着一部分政府公益事业。面向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及其家属,甚至部分难民开设课程,向他们教授英语。”何敬晨告诉记者,新西兰是移民国家,自己的学生几乎来自世界各地,不仅母语各异,英文基础也参差不齐。“有中国人、日本、韩国人,还有来自南美洲巴西、智力、阿根廷、南非等国家的学生。他们的年龄从十几岁到四五十岁不等,有些具备一些英语基础,有些连26个字母都很难认全。”
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非英语母语的何敬晨,反而比很多新西兰当地的英语老师更具备优势。“我首先是个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其次才是引导者和教授者,我更容易理解他们在语言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能站在他们的立场思考问题,帮助予以解决。”
尊重个体差异
和学生共同进步成长
在何敬晨的英语课堂上,他会使用生动的图片、道具、视频,甚至是现场表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和句子。“每个零基础班级刚开课的几周,是最困难的,面对一些来自日韩、南美洲的学生,双方几乎无法交流,只能调动各种图片教具,连说带比划的上课。”何敬晨笑言,每到那时,课堂上的场面都十分欢乐。
“作为老师,我会尽最大努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尝试理解对方的母语思维,一对一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表示,这与在国内培训机构上课的体验完全不同,“跨文化的交流对我而言亦是挑战,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一起交流、一同成长,多种文化和思维的碰撞对自己也是一种收获,我很高兴自己能帮助他们搭建一扇窗户去看更大的世界。”
离家4年,何敬晨常常在课堂上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欢迎他们来中国看看。“这几年西安发展变化特别快,我很明显能够感觉到这座城市对外开放的步子迈得很大。”何敬晨说,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在西安的同事在办理各项签证、外籍专家引进手续时,效率有了极大提升。“得益于行政效能的不断革命,这也是大西安提升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保障之一。”
积极推动交流
更理性看待“游学热”
“10年前我在西安从事英语教育时,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还局限于考试和书本上的内容,背单词、刷习题是学习英语的主流。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孩子们走出国门看世界的愿望也日渐强烈起来。”近几年,何敬晨逐渐将自己在新西兰部分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对接国内有意向海外游学的家长和学生,帮助他们量身定制“沉浸式体验”的游学行程。“利用1-2周的时间,进入新西兰的公立或私立学校,与当地学生一起上课、写作业,体验在海外就读初、高中的真实感受。”他表示,目前参与游学项目的都是有意向在大学之前出国就读的中学生。“通过提前体验,更容易帮助孩子明确目标,提前发现和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对近几年兴起的暑期“海外游学热”,何敬晨也有自己的看法。“‘80后’甚至\‘90后’家长看待出国留学,往往比我们的父辈更加理性。”他表示,“对于已经有明确出国留学意愿的家长和孩子,选择游学的方式提前体验并无不可,也希望家长一方面和孩子充分沟通,找准自我定位,另一方面充分了解海外学校的教学和生活模式,如饮食特点、住宿方式,在出行前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理性作出选择。”
本组稿件文/记者蒋黛实习生宋啟铭图/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全国道德模范陈若星昨天上午,在西安莲湖区学习巷社区,全国道德模范陈若星向大家分享了《英雄赞歌》的创作内幕,共同追寻...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