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不在狗 管狗先要管好人

三秦都市报 2019-07-22 02:19 大字

市民外出遛狗本报记者 马昭 摄出门遛狗建议给狗狗戴上嘴套,禁止无证不戴嘴套不拴绳的狗乘电梯,建议将不文明养犬纳入个人信用征信系统,考虑对肇事狗主人入刑立法……针对入夏后家养犬在全国各地肆意伤人事件,许多市民和网友纷纷给出自己的建议,他们认为错不在狗而是人,希望政府管理部门管狗先要管好人!

建议将不文明养犬

纳入个人信用征信系统

“和处罚‘老赖’一样,应该也将不文明养狗的狗主人,正式纳入个人信用征信系统,让他们也为自己没有公德的养狗行为付出代价,这样一来,比单纯管理狗效果好多了。因为家养狗出现伤人、随地大小便、狂叫扰民等行为,根源不在狗本身,而是在于不文明养狗的狗主人!”针对城市“狗患”,西安市民李先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按照李先生的想法,在给狗办理狗证时,相关部门就应该详细采集养狗人的个人和家庭信息,将其纳入官方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对狗主人和对应的家养狗实施动态管理。在日常的动态监测管理中,一旦发现狗主人在养狗过程中有不拴绳遛狗、无视狗狗随地大小便、带狗进入公园等公共场所,且屡教不改的,将对狗主人采取“失信”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可以采取类似“老赖”管理的模式,将被限制高消费,个人信誉也会受到影响。比如,限制行为可以包括不得乘坐高铁和动车一等座,不得网上订机票、酒店、租车、租房、购买奢侈品,不得申请银行贷款和信用卡,不得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限制失信人员身份证登记的车辆进入高速公路,限制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用李先生的话说,将狗主人纳入征信系统,不是说就能够根治这个问题,这一点大家都明白,但如果多一种惩罚,就多一种约束力,宠物的问题实质是人的问题,管住了人,“宠物扰邻”等不文明行为,也就能够最终得到解决了!

据了解,目前上海等地正在尝试将养犬不办证行为、“宠物扰邻”行为纳入个人信用征信系统。

网民建议

对严重肇事狗主人考虑入刑立法

一边是爱狗一族队伍庞大,一边是恶狗伤人频频出现。如何平衡这种关系,有网友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文明养犬的核心是如何管理好养犬人!如果动物保护法能够早日出台并切实执行到位,双向治理,有对动物的保护底线,同时也有对养犬人的约束(处罚标准)。一旦出现狗伤人事件,除了依法承担民事赔偿外,犹如当初酒驾入刑一样,对严重的肇事狗主人,也可以考虑类似的入刑立法。

对此,西南政法大学的和静钧副教授认为,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宠物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时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但现实生活中这类恶性事件只占一定比例,更多的狗伤人事件还是以双方协商方式赔偿了事。在重庆发生的比特犬伤童事件中,狗主人承担了受伤男童的医疗救治费用,同时被公安机关处以警告,罚款500元。这种处理方法,只能实现对被伤害者的权利救济,从公共层面来看,难以真正起到维护公共安全的作用,不能防范下一起伤害事件的发生。

治理“狗患”,需要加强管理,也需要健全相关配套服务。西安市民马小刚建议,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的同时,管理部门还应加强服务意识,如主动上门入户了解居民宠物饲养情况、为宠物办证登记提供便利、提醒养狗人定期打疫苗等。

出门遛狗

建议先给狗狗戴上嘴套

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明文规定:在城市市区范围内携带犬、猫等动物外出的,应当由成年人用牵引带牵领或者装入笼内,主动避让行人,犬只应当佩戴口嚼或者嘴套,并禁止进入人口密集区域,违反的将被罚款。

针对广东给狗戴嘴套的做法,接受记者采访的许多西安市民一致认为,狗毕竟是动物,随时都有伤人的可能。如果狗主人再不讲公德,狗狗伤人的风险更大。为了把狗狗伤人的风险降到最低,建议西安市也效仿广东的做法,依法作出“出门遛狗给狗戴上嘴套”的规定,这样一来,即便出现恶狗咬人的事情,也因为嘴套的作用不会伤到人的身体。

记者梳理入夏以来发生在全国多个城市的疯狗伤人事件发现,不论是7月7日发生在陕西的中型犬冲进多户人家咬伤13人事件,还是7月2日发生在杭州的一对母女被小区四条大狗围攻致伤事件,6月28日发生在花溪的一条家养犬撕咬扯下一女孩半张头皮事件,6月14日发生在宁波的猎犬公园内重伤5岁男孩事件,诸多事件中的肇事狗,都没有戴嘴套,也没有拴绳。试想,如果当时遛狗的主人给狗狗戴上嘴套,给狗狗拴上牵引绳,这些悲剧还能发生吗?

西安市民杨海波认为,出门给狗狗戴上嘴套,不仅能够有效防范狗狗伤人事件发生,而且还能预防狗狗吃到危害生命或者不利于健康的东西,对狗本身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对行人来说少了恐惧之心,偶遇狗狗也不再担惊受怕了!

给狗植入芯片

便于对主人动态管理

许多市民认为,现行的各种管理办法,更多的是重视对狗的管理,对动物的主人、对宠物贩卖源头等末端的管理手段,显然有很多缺失的地方。正因为此,才有了类似疯狗咬伤人难觅狗主人等一系列家养狗肇事事件发生。

西安一家流浪动物救助中心的蒋先生认为,一只狗在源头上的管理缺失,就会造成十几只甚至几十只狗的管理无序,再多的警力也抓不完这些无序的狗。他建议,禁止猫犬类私自买卖,买卖必须通过正规的宠物店。宠物店必须对每只售出的动物植入芯片,从而使动物和主人有了联系,动物惹了祸,要严惩主人。其次要对每只售出的动物进行绝育,从而杜绝市民私自贩卖的可能,仅允许经营商繁殖动物,是最科学的管理方式。

按照蒋先生的设想,每一只买来的狗都植入芯片,这样狗伤了人或者被遗弃了,最终都会找到它的主人,从而方便政府部门的管理。此外,每只售出的狗都进行了绝育,就堵住了大量的流浪狗的存在。此外,仅允许经营商繁殖,从而确保物种不会因为人类的干预而灭绝。

禁止无证不戴嘴套

不牵绳的狗乘电梯

浙江嘉兴发生的犬只在电梯咬人事件,使得犬只管理话题再次成为焦点。记者走访了解到,狗乘电梯演绎“电梯惊魂”的事件,在西安也不少。为此,西安市不少市民希望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爱犬人士也应文明养犬,带犬只坐电梯时最好给狗狗戴上嘴套,建议禁止没有狗证、不戴嘴套、不牵绳的狗乘坐电梯。因为电梯空间有限,一旦家养狗在里面撒野,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一些体型较大的家养狗,更应该严格设置乘坐电梯的门槛,不能让它们随意和人抢电梯。

家住西安市公园南路一小区的马女士说,前天晚上回家,在一楼等电梯碰到一个牵大狗(大概是金毛)的男子,电梯来了,狗主人带着狗抢先一步进入电梯厢,看见大狗在电梯里乱窜,她和另外一位等电梯的住户本来就都怕狗,一看这情形,都吓得不敢坐了,只能目送狗主人带着他家宝贝乘坐“专梯”而上,心里感觉很不舒服:小区电梯怎么变成狗优先了呢?马女士说,如果当时狗主人把狗管好一些,把狗牢牢控制在手中,再给狗戴上嘴套,即便是一起乘坐也没有那么怕了,可是狗主人并没有那样做,只顾自个和狗狗开心了!

和马女士有同感的陈女士说,昨天上午坐电梯下楼,遇到一只哈士奇,电梯厢空间本来就小,它又特别激动地闻这个闻那个,也不知道这些大型犬有没有定期打疫苗,被抓伤咬伤就麻烦了,大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而且她女儿特别怕狗,现在她坐电梯前都要先观察电梯内有没有犬只,如果有就赶紧把孩子抱起来。她也认为,在电梯里一定要给狗戴好嘴套。小区的物业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让犬只只能搭乘某一台电梯,这样市民才能安心。

本报记者李海涛

新闻推荐

中欧班列长安号意大利发车 16天抵达西安

长安号(米兰—西安)班列开行本报讯(记者周婷婷)当地时间7月19日16时30分,中欧班列长安号(米兰—西安)班列在意大利米兰百思...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