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堂 “蛛丝马迹”说灶马

西安晚报 2019-07-21 03:44 大字

“蛛丝马迹”这个成语,人们往往望文生义,将其理解为蜘蛛结网、马儿奔跑留下的痕迹。甚至连有的辞书上也解释为,“蛛、马留痕,比喻线索。”以上所言的蛛丝蛛网,人们倒是常见,主要误解的是在“马迹”上。

《辞海》释义“蛛丝马迹”颇为准确,即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该词的出处是清代王家贲的《别雅序》,“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疑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翻阅古书得知:此马非大家常说常见的马,而是灶马也,一种蟋螽科昆虫,既像肥胖的蛐蛐,更像蝈蝈的幼虫,驼背弯弓、触角纤长,翅退化后靠足爬行,遇险时则用强健的细后腿发力,蹦跶跳跃逃生。灶马喜穴居于阴暗潮湿处,杂食残渣剩饭。过去,在厨房夜间常有它们的身影,因其总在灶台上爬来爬去而得名。如今卫生条件好了,清洁剂、杀虫药使它几乎绝迹,年轻人当然没见过。马迹就是灶马留在灰尘上的浅浅爬痕。

和灶马连绵组词的蜘蛛,同为昆虫类节肢动物,二者大小差不多,蛛丝纤细、马迹浅淡,虽然轻微,也是线索,这样一来,蛛丝马迹就好理解了!不过,灶马是鸣虫,在夏末秋初求偶时,雄虫的鸣叫特别清脆悦耳,像琵琶弹出的泠泠流水之声,因此古有“琵琶翁”之称,只是一般人把它和蟋蟀的叫声混为一谈了。去年,我到西安城南一家大酒店参加朋友女儿的婚宴,中途离席去盥洗间,在里面意外地发现了一只灶马,当时便用手机拍下了其尊容,可惜无法和大家分享此照片。(高潮)

新闻推荐

梦在不远的地方

西安市东方中学高二一班尚榆濡上一次看到阳光这么明媚,是什么时候?好像是很久以前了。我厌烦了平凡而又无趣的生活...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