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根扎在黄土地上

三秦都市报 2019-07-12 02:12 大字

《在毛主席身边》《毛主席和牧羊人》《解放区的天》《沟里人》《山姑娘》《祖孙四代》他,是当代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杰出人物。

他,是伟大的教育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年轻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他,是南方人,却被黄土高原的苍凉与浩瀚吸引,用毕生精力描绘这块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

他的艺术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如今,他终生为之奋斗的黄土画派已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硕果累累,无数优秀画家正接过他的画笔,在黄土地上挥毫泼墨,描绘丹青。而这位86岁的老人,却已静静离去。

昨日,黄土画派代表人物、著名画家刘文西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殡仪馆举行。咸宁厅的门楣上方,是“沉痛悼念人民艺术家刘文西同志”几个黑底白字,厅堂门前两侧是社会各界群众献上的花圈,层层叠叠。

千余人早早赶来、佩戴着小白花默默等待入场,送别人民艺术家刘文西先生。

刘文西生前好友,贠恩凤等白发苍苍的艺术界大腕来了,从未见过面,却从新闻报道中听闻刘文西故事的普通市民也来了;

刘文西先生的亲传弟子来了,西安美术学院的本科生也来了;

现场,人们传阅着昨日的《陕西日报》悼念刘文西专号,他的学生们自发在长卷上书写对老师最深情的思念,有人怀抱着刘文西的镜框,有人将印有刘文西照片的印刷品高举过头……

人群中,记者又见到了昨日本报报道过的李凯,他从成都驱车两日专程为送别刘文西而来。一晚上心情激动难以入睡,他写下“大渡河水近观润笔奇妙,贡嘎雪山远眺忘年真交。泸定桥头步履豪迈轻盈,文西先生今昔彼岸花好。”送给刘文西。

永铭教诲,师恩难忘。西安中国画院副院长高民生作为刘文西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在女儿的陪伴下,红着眼睛来送恩师最后一程。高民生说:“刘老师就像黄土地上埋头耕耘的一头黄牛,在黄土地上扎根,在黄土地上创作了一辈子,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艺术为人民服务。他不仅自己硕果累累,还带领着他的学生们,带领着黄土画派,不断深入基层,创作出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美术作品。”

曾在西安美术学院师从刘文西的画家张先仁,至今清晰地记着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我们到陕北采风过大年,刘老师这么大年纪,照样带着我们爬坡爬山写生,手中随时拿着纸和笔,当地的百姓们也对他非常熟悉,见到他就亲热地打招呼,年轻人叫他刘爷爷,年纪和他差不多的叫他兄弟,他和人民融为一体。刘老师的作品之所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影响,就是因为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兢兢业业,不断创作,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刘文西的艺术精神让著名画家崔振宽难忘:“1958年刘老师调来西安,我就是他的第一代学生,虽然后来我画了山水,但始终受老师至真至诚的艺术精神的鼓舞,近年来随着黄土画派的足迹,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刘文西老师的逝世是我国美术事业的重大损失,悲痛之余,要在刘老师艺术精神鼓舞下,为美术事业而继续努力。”

著名油画家郭北平深情回忆说,“我17岁上美院附中时开始接触刘文西先生。这五十年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他的真诚、他的信念和他的执着精神,这一切是先生留给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刘文西先生是新中国美术的代表性人物,也是一位高产的激情型画家。他最具代表性的宣誓词就是‘为人民而创作’。”

告别仪式上,刘文西遗孀陈光健代表家属致答谢辞时难掩悲伤,“文西的离世,让我们全家万分悲痛,我失去了挚爱,孩子们失去了父亲,孙儿们失去了爷爷,国家社会失去了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但在我们心中,文西永远伴随在我们左右,永远都和我们在一起……”

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杨晓阳作为学生代表表示,刘文西老师还做了大量的公益事业。他不断地为地震、水灾、旱灾、下岗职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边远穷苦地区伸出救援之手。多年来,他以大量的作品回馈社会,在画家中起到带头作用。我们跟随他几十年,在各个方面都能从刘老师身上感受到巨大的正能量,并且不断受到教育和启发。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团队对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全面的贡献。

刘老师走了,他的事业还在继续。刘老师走了,他的精神永恒!本报记者夏明勤

本版图片由西安美术学院提供

新闻推荐

高空抛物,社区治理水平也要“上楼”

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不仅威胁市民生命安全,还污染生态环境、危害公共秩序,成为城市管理、社区治理一大顽...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