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 西安碑林馆藏“元苹墓志” 揭秘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爱情故事

西北信息报 2019-07-12 01:02 大字

世人往往用“高雅闲淡”来形容韦应物的诗风,其大部分诗作也的确以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见长,恬淡高远跃然纸上。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看似超脱之人在面对妻子过世时,难掩内心的悲痛,亲自为爱妻撰文并书写了墓志,“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可谓字字沉痛真挚,令人读来潸然泪下。12年前,韦应物家族墓志在西安南郊出土并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其中就有韦应物夫人元苹的墓志。

她来了

 浪荡半生的他梦醒了

网友曾在微博上为韦应物诗句“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征集下文,这一举动出乎意料地引发了全民的创作热潮,短短几天就引起万人续写,火爆网络,令人发出了“国人诗性未死”的感慨,也引发了人们对唐代田园诗人韦应物的关注。

韦应物出身于唐代最显赫的家族——韦氏家族,当年长安有谚谣云:“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思是这两个世家高门,离皇帝很近。唐代世家大族通婚,重门第族望,身为韦氏家族成员,20岁的韦应物在天宝十五年(756年)娶了16岁的北魏皇室后裔元苹,可谓是门当户对的结合。元苹,字佛力,父祖皆为中级官员,出身仕宦家庭的她不仅知书达理、容德兼备,相夫教子、孝于奉亲,还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对女儿“手教书札,口授《千文》”,处理家务之余,她和丈夫一起“诵读诗书,玩习华墨”。“在韦应物的眼里,他的妻子温柔,孝顺,贤惠,饱读诗书……无一处不好。她来了,他浪荡半生的梦终于醒了,开始了发愤图强之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文博专家分析认为,正是元苹的温柔贤惠所营造出温和的家庭生活,韦应物才能收敛身心,由裘马轻狂的皇帝侍卫转变为忧国忧民的官吏和立性高洁的诗人。唐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年间,韦应物先后担任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应物夫妇相携,一起扶持着熬过了安史之乱,捱过了韦应物贬官、罢任的种种坎坷,本以为人生就是这样风雨共行,白首同归。然而,命运总是如此作弄人,大历十一年(776年)九月,年仅36岁的元苹病逝于韦应物供职的京兆府功曹官舍,举行葬礼是在长安城含光门外太平坊临时租借的房子。久居长安而无房产,可见韦应物当时的家境实在清贫,这也恰恰反衬出其为官的清廉,正如志文所说“又况生处贫约,殁无第宅”。

她走了

 形单影只的他心碎了

元苹在与韦应物生活的20年中“结发二十载,敬宾如始来”。夫妻相濡以沫,伉俪情深,但韦应物这段时光仕途波折,俸禄微薄,生活困窘,可以想见元苹操持家务的辛劳与伤神,应该是少有富贵安闲的生活享受了。“中年丧偶,韦应物一生中最欢愉美好的时光也就此结束,他哀伤悲痛,在对元苹深切怀念之中,也饱含‘永以为负’的愧疚与亏欠,并将多种情愫寄托于志文与悼亡诗来抒写表达。”据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文博专家介绍,韦应物存世诗集《韦苏州集》中有19首是怀念亡妻的悼亡诗,但所亡之人姓名及生平家世却不得而知,这也限制了人们对其悼亡诗的深入解读。2007年,西安市长安区出土了四方韦应物家族墓志,其中“元苹墓志”就是韦应物为夫人元苹亲自撰文并书丹,志主元苹正是韦应物悼亡诗所怀念的主人公。

作为大诗人,为挚爱的妻子撰写墓志,志文打破常规格式,摈弃了惯用的虚美与套话,而是用故宅旧迹、亡妻遗物、子女哀伤及追忆以往共处的家庭日常生活点滴细节,细腻生动地表达对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伊人已逝,诗人,睹物思人,无限悲怆。再如幼女“见余哀泣,亦复涕咽。试问知有所失,益不能胜”,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年幼子女在母亲亡故后自然流露的哀伤。联想到《韦集》中有《伤逝》《送终》等悼亡诗十几首,某些诗句与志文有相似之处,且可相互印证,悼亡诗所抒写对象均为元苹。天若有情天亦老!无论志文还是诗文都融注了韦应物的真切感受,一切物语皆情语,其自然流淌、哀伤凄婉,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深深感染着后世读者。三秦

新闻推荐

36家游泳馆18日起对中小学生错时免费开放

华商报讯(记者张成龙)7月11日,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体育局了解到,今年7月18日至8月16日,西安市将有36家游泳馆对中小学生错时免...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