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连线 华商报记者对话湖南操场埋尸案逝者女儿 哭完了继续努力生活 正在给父亲申请工亡
2019年6月20日,在湖南新晃一中的操场上,一具深埋16年的遗骸逐渐显露出来,站在现场看到这一幕的邓琳(化名),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悲伤,痛哭失声。
16年前,父亲邓世平是新晃一中总务处的一名职工,23岁的邓琳当时正在长沙上学,她还有一个15岁的弟弟,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可是谁又能想到父亲突然失踪,邓琳和家人苦苦寻找了16年,等来的却是他们早已料到,但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7月9日,华商报记者采访了湖南操场埋尸案逝者邓世平的女儿邓琳,她讲述了自己和这个家庭16年的血泪经历,让人唏嘘的同时还有值得敬佩的地方。
父亲曾教过四年级数学
担心上班迟到
打了磨蹭的女儿一巴掌
华商报:律师说你正在给父亲申请工亡?目前进展的怎么样了?
邓琳:给父亲的工亡申请还在进行中,目前还在在积极准备资料,律师说一切都弄好了会给我看。
华商报:你母亲现在身体怎么样?听你弟弟说她一直难以释怀,因为长时间流泪眼睛都不太好?
邓琳:出事后,母亲哭了几年,当时她说要不是还有我和弟弟,她也不想活了……16年过去,她现在很坚强了。母亲非常不容易,她是农村妇女,一辈子没上过班,性格内向,但是她内心里知道父亲是被人害的。二十多年里,这个家大小事皆由父亲操持,靠父亲每月五百多元工资生活。父亲不在了以后,母亲一时不知所措,哭得就没停过,特别是父亲不在家的头几年,家中没有了笑声。即便如此,母亲还是不得不坚强起来,她继续送弟弟学习美术,并把新晃的四层楼房租了出去,以支持儿子的学费,补贴大学刚毕业的我的生活。
华商报;很多人都说你父亲是英雄,在你的心里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邓琳:正直、正义、节俭、幽默、原则性很强,重视教育。父亲生前经常说:中国人的文章必须对国民有教育意义。我到现在还能记得父亲说这句话的声音。父亲唯一一次打我也是因为上学的问题,那时我六岁,念小学一年级,父亲在同校教四年级数学,我在上学前磨蹭了一会儿,父亲担心上班迟到,急得打了我一巴掌。
华商报:父亲的案子发生后,你们为什么要逃离新晃,是受到什么威胁了吗?
邓琳:我们不是逃离,只是不愿意看到这个伤心的地方,于是我和弟弟跟着母亲、叔叔搬到怀化市,在那里,我们得到了亲戚朋友们的很多帮助。
一直期待奇迹发生
千锤百炼让我内心无比强大
华商报:16年来,你和家人是怎么挺过来的?特别是你的弟弟,后来还考上了大学,真的令人敬佩!
邓琳:逆境中才能成长,哭完了继续努力生活,这是我现实生活的写照。这么多年来,一个人拼命,打工、创业……再打工、再创业……无数次跌倒,无数次又顽强地站起来,无数次下班后反锁住门大哭一场,然后擦干眼泪继续学习继续努力,无数次下班回家躲在楼下哭完了再上楼,然后继续努力继续坚持,目的就是要让自己变得强大、更强大,强大到足够可以帮父亲沉冤昭雪。但是因为性格跟父亲相似,我做生意没怎么赚到钱,但我的事业也是正义的事业,因此才会经营得很苦很苦。
因为父亲失踪时弟弟才15岁,原来一个性格活泼的男孩变得内向,这一点对他影响非常大。大专毕业后,他跟着同学到长沙卖过酒店用品,在电脑公司打过工,去过同学的律师事务所帮忙,还跟过叔叔做生意。但是在我和弟弟的心里,始终放不下父亲的案子,为父亲沉冤昭雪是最大的事情。这么多年来,我和同学说的最多的事情是父亲生死未卜,尸骨也无处可寻,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为父亲立坟。
华商报:16年的案子终于水落石出了,你是不是在某些方面有所释怀?
邓琳:谈不上释怀,我在7月1日深夜写了一段文字,算是对我这半个月来身心的全部写照——6月17日:看到挖机进场小视频;6月18日:隐藏着沉重的心情,冷静的忙完一天的工作,拼命奔跑赶上最后一趟车;6月19日:煎熬、崩溃、悲痛;6月20日:悲痛地无法呼吸,心绞痛;6月21日:除了躺着流泪就是起来接待,无法思考;6月22日:流泪回复每一位关心者,无法思考;6月23日:怀疑世界和人生,无法思考;6月24日:只想一个人待着,又害怕一个人;6月25日:无法思考;6月26日:遇到人生中第一次跟踪;6月27日:与北上广(记者)彻夜长谈的不眠之夜;6月28日:恢复思维;6月29日:楼顶秘密;6月30日:芷江机场;7月1日:平静地穿过一中校园……谁知道我这半个月经历了什么……
华商报:从当初的举家搬迁到如今的案件真相大白,回过头来再看16年的心路历程,你怎么看待?
邓琳:有时感觉生无可恋,有时又觉得我应该还有自己的使命没完成,我也一直期待这奇迹的发生,就如同能找到父亲就是一个奇迹,我当时在现场看到那么大、那么宽的坑就是一个奇迹。我有时候觉得幸运之神是很爱我,但总是让我吃更多苦,经过千锤百炼,然后让我内心变得比常人都强大。
记者手记
华商报记者和邓琳的对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在此之前也有过沟通,言语中给人的感觉是表述非常严谨,逻辑性强。在邓世平案子爆出来的当天晚上,记者也和她弟弟通过话,虽然他们当时可能都知道遗骸就是父亲,但是依然非常谨慎,因为他们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失望,因此也格外谨慎敏感。除了谈到案子本身时能多说几句,别的都是言简意赅,却很能引起人的共鸣。例如总结16年的血泪历程时说:“逆境中才能成长,哭完了继续努力生活……”谈到事业时说:“我的事业也是正义的事业,所以也是经营得很苦很苦,以后有机会到西安来聊事业,聊这个长长的故事。”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种性格的形成首先是受到父亲的影响,但更多的是生活所赐,这么多年的千锤百炼锻炼了讲事实、摆道理的逻辑思维,同时也形成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采访结束时,她还特意叮嘱记者文章遵循四点原则:维护国家利益;对国民有教育意义;能帮助到你的职业发展;保护我和家人隐私。华商报记者 王利民
新闻推荐
为保障暑运期间的辖区治安稳定,确保铁路线路安全畅通,连日来,西安铁路公安处西安、西安北、宝鸡南、咸阳、渭南北、商洛、新...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