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元买的吊灯竟是“三无”产品
市场监管人员对查获的70多箱“三无”灯具进行了暂扣王女士家中装修,几经打听,找到了一家颇具规模的灯具行。
花了几千元,买了好几盏吊灯,等拿到货时,她才发现,水晶灯的外包装上,除了一些看不懂的英文字母,再无任何信息,连啥品牌、哪里生产都不写。
王女士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从目前的情况看,可以初步判断,这些灯都属于‘三无’产品。”昨天,市场监管人员在现场检查后,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实体店购物时,不妨多走多看多打听。
西安北三环新光村,毗邻多家建材市场,货运车辆进进出出,客流量很大。
昨天上午,在一家专门存储灯具的仓库里,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未央分局未央湖工商所,经过连续3天的秘密蹲点、调查,对这里展开突击检查。
作为未央区“铁拳一号”行动中,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一部分,检查人员当场查获70多箱“三无”灯具,确实如王女士说的那样,其外包装上无厂名、无厂址、无电话、无产品质检报告,甚至连商品说明书都没有,非常简陋。
检查人员还在仓库里,查获了大量进出货的票据。“消费者如果不懂行,会误以为这是进口产品。”未央湖工商所所长杨峰说,相比正规产品,这类灯具的价钱虽然会相对便宜,但是质量无法保证,比如用力一掰就断的塑料外壳、超细的导线,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遇到雷雨天气,可能会发生短路,引发火灾。
执法人员对“三无”灯具进行了暂扣,同时联系了仓库方,要求提供相关厂家的授权证明和营业执照,如果无法提供,将会进行相应处罚,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公安部门查处。
在另外一家专门经营防水涂料的店里,执法人员还查获了22箱涉嫌商标侵权的“山寨”产品,累计达300多公斤。值得注意的是,这款涂料的外包装上,印有一个北京市丰台区郭公庄XX号的生产地址,乍一看挺正规,但经过查询,这个地址并不存在。
近年来,很多知名商品都遭遇过被“山寨”的命运,这些商品的名称和包装与名牌商品颇为相似,消费者如不仔细辨认,很容易将其混淆。“仿冒现象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同时也会伤害企业用数十年甚至百年建立起来的口碑,影响极其恶劣。”杨峰告诉三秦都市报记者,消费者应该从正规渠道购买商品,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应及时向监管部门反映,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文/图本报记者宋雨
实习生王雨乐
新闻推荐
24年前“被贷款”7000元 贷款至今未还已成呆账,个人征信被拉黑,市民质疑银行存在违规行为
张先生近期去银行办理业务时,被告知自己名下在1995年有一笔7000元的贷款至今未还,已成呆账,个人征信被拉黑。可张先生却称,这...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