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是否关注书写 西安的都市气质与变迁

华商报 2019-07-03 02:13 大字

都市气质如何恋上古城系列报道之二

热播电视剧《都挺好》改编自阿耐的同名小说,苏州地标纷纷入镜;池莉小说《生活秀》影视化后拿奖,红了武汉吉庆街……大IP改编的影视剧受欢迎,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原著作品本身观察入微,与城市紧密贴合。

如果说西安少一部时尚的、都市的影视作品来展示西安的都市气质,是否也少一部展现西安都市时尚的文学作品,青年作家们是否有关注和书写西安的都市气质与变迁呢?

>>评论家视角

有描写“北漂”“沪漂” 为什么没人写“西漂”

北京、上海有很多文学作品描写“北漂”、“沪漂”,为什么没人写“西漂”呢?

西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杨辉认为,西安的城市生活并不大符合当下关于时尚都市的种种想象的成规。杨辉说:“如果从书写底层青年的奋斗为标准,西安也不乏这样的作品,但很难构成一个时期的重要话题。原因在于西安这座城的双重气质,决定了其至少在短时间内不太容易产生代表这个时代最先进最前沿的城市生活的重要作品。西安的各个城中村其实聚集了大量的青年人,他们的生活和赵小亮、潘芸(《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可能并不存在较大的区别,身在西安且密切关注现实生活的作家也不会不注意到他们的存在,但是,问题是他们很难成为比“北上广”的故事更具代表性的“城市故事”。”

西安作家书写“都市生活”短期内难产生广泛影响

在开展这个论题前,华商报记者试图寻找西安从事都市写作的青年作家群体,但确实不多。西安本土作家写的都市时尚元素内容比较少,也是大家较为普遍的一种看法。

杨辉表示:“坦率地说,论“时尚”和“前卫”,西安和上海、广州有着不小的差异,也因此,书写农村以及深厚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既古又新的生活,是自柳青到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陈彦作品的重要特征。当然,西安多年来并不缺乏书写城市生活的作品,如贾平凹的《高兴》、陈彦的《西京故事》中也以城市为背景,但在当下文学格局中,不大会有人以“城市小说”来命名上述作品。”

杨辉认为,身在这样的文学氛围中,年轻一代作家即便有心书写城市,也必然面临种种困难。“如果要在全国产生影响的话,其他题材可能更为合适。也因大致相同的原因,西安虽不乏都市时尚元素,但这些元素并未构成文学书写的主要对象——当然目前也未能产生书写“都市时尚元素”的能够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优秀作品。”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文学作品反映现实,如果城市本身没有都市气质展现出来,文学作品也无可奈何。但杨辉认为这种说法貌似有理,实则是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一种较为僵化的理解。“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还具有理想特征的朝向未来的可能。亚里士多德说过,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必然率和可然律可能发生的事。这里的“诗”换作“文学”亦无不可。也就是说,即便西安尚未有极为前卫的、代表这时代绝对新潮的事物,文学作品也未必就不能去想象和书写这样的事物。但问题是即便西安作家有野心也有能力书写前卫的、新潮的“都市生活”,这种写作可能在短时间内也难以产生广泛的影响,就像你很难想象上海作家会像陕西作家一样写作农村生活。《秦腔》这样的作品或许只能在陕西这样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土壤中产生,如同《繁花》代表“想象上海的方法”一样。”

>>作家视角

我们这一代就是生活在城市 这是我们的“主题”

1986年出生的杨则纬,是较为年轻的都市题材小说作家,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其作品大多以西安为主体背景,人物始终是现代的、时尚的,承载着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现代化进程中现实和精神的另一重要面向的典型,比如《我只有北方和你》、《首尔邮箱》。“我在2011年出版《躲在星巴克的猫》的时候,就是想告诉大家,西安除了有历史,还有现在和未来,我们保留了历史中留下的东西,但所有人都活在现在、活在这座都市里。”杨则纬说。

杨则纬是西安人,从18岁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开始,她的文章写得最多的就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年轻人。“我对于农村的记忆很少,只有过年回老家和一个暑假在老家的愉快时光,但那些都是孩子的玩乐和不同生活的新鲜,很难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我可以通过想象完成很多小说的创作,但那些想象也必须是建立在某些经历的基础上。我和别的陕西作家从“文学传统”中获得的东西不一样,我获得的是一种“鼓励”或者说是一份内心的“感动”,让我觉得自己可以写下去也想坚持写下去。但在写作内容上,我并没有受到前辈的影响,因为从我开始写一些不算小说的小故事起,我写的都是我想写的,能够让我有感觉的。我的灵感都是城市给予的,写作的冲动或者写作的内容。”

“我22岁第一次去北京鲁迅文学院上学,有两个比我小的同学也都写小说,写的也是“城市题材”。我们这一代就是生活在城市,这是我们的“主题”。”杨则纬说。

现实题材在网络中有一定市场 但西安都市的内容还是很少

风圣大鹏是网络文学江湖里大神级的人物,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入选第三届“橙瓜网络文学奖”百强大神。他的作品以玄幻为主,《万界天帝》目前在阿里文学连载,点击率很高。

作为西安人,风圣大鹏认为:“现实题材在网络中有一定市场,但西安都市内容这方面很少。我个人比较关注秦岭的故事,还有神话、传说这类知识领域。毕竟网络上四通八达,网络小说针对的是全国的读者,魔幻小说甚至阐述的是全宇宙的故事,不大可能都局限于西安,否则读者的代入感会有影响。”

他承认西安近几年在全国热了,现实都市题材,网络作家也开始尝试,但写得还是不火。“近五年,西安城市的改变和变迁的小惊喜,可能会引起关注,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有个人的感悟,因为目前青年作家写作,尤其是写网络现实题材,基本是即兴题材创作。当然,关注西安是我们本土青年作家的责任,我们也希望慢慢渗透和引导大家来关注西安。”

>>专家视角

西安城市文学的影响力仍未形成集聚力量

北京大学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告诉华商报记者:“我们熟悉的陕西作家依然是以乡村文化观察、人性深度思考为主的这一代文学界领军人物。他们虽然也在书写都市,但相对来说依然是以乡村角度为主。展现城市文学的新起作家,得力的中青年作家还在崛起,往往力度不是很大,这股中坚力量要在全国形成影响力仍需要时间。加之更年轻的作家活跃在网络文学,因此整个城市力量显示不出来。”

张颐武年初曾来西安参加过都市推广活动,他认为推广得很成功。“我认为西安都市生活未必没人写,甚至有一些也已经崭露头角,但影响力比起北京等城市还是稍弱些。在纯文学领域中,城市文学的影响力没有形成集聚的力量,不像当年的陕军东征那么火。其次,各地人们的生活形态都接近,只不过西安一直比较厚重,这种习惯也是一种影响。最后,扩展到大众文化领域,没有都市化的文学作品,就没有改编的影视作品,这是一种互相影响,加上挖掘都市特色,成本高,不熟悉,困难程度也会增加。其实不论是写小说还是拍摄影视剧,成熟的类型都更容易展开,信赖度也高。驾轻就熟是一种习惯。”

青年作家需要时代条件应该给予期待

当下西安的青年写作,题材选择可谓多样,部分都市化文学作品因为描写的场景、人物、生活方式、语言表达和心理的写作方法和状态,和传统文学写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评论家雷达曾说,面对80后、90后时不能再重复简单化的、二元论的思维形式。年轻一代的生活是平淡的,和工业、技术、电子、互联网在一起,要求他们写得轰轰烈烈、充满苦难是不现实的,只能希望他们的笔下能够追溯到我们时代重大的精神内涵,也许形式是轻的、是小的,但是有转型意义,有可能要长期习惯于这种趋势。

陕西作协陕西文学院院长王维亚认为目前专注西安都市题材的作品相对确实少一些,文学院也一直在鼓励青年作家创作多元化,多关注熟悉的生活,并推出一系列针对青年作家的举措,比如“百优计划”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研讨会,名家讲座等提升活动。他认为:“青年作家需要时代条件,陕西小说创作底子很厚,应该给予期待,假以时日,相信青年作家会有代表新时代的优秀作品展现。”华商报记者 刘慧 摄影 罗媛媛

新闻推荐

舅舅外甥两人酒后轮流驾车由商洛到西安被灞桥交警查获

阳光讯(记者严文辉)前一天晚上舅舅和其外甥两人均喝了酒,第二天早上轮流驾车从商洛开到西安。刚下高速出收费站,正在换座位的...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