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 陕西省首届健康养老高峰论坛侧记

各界导报 2019-07-01 01:00 大字

记者李鹏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业迅速兴起,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如何让老年人晚年更加安稳幸福,备受社会关注。

6月14日,陕西省首届健康养老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会上,来自国内外多个地区的专家、学者就健康养老话题进行研讨,为使更多老年人后顾无忧,精神愉悦,乐享晚年贡献智慧。

从医养护融合到健康管理

“从医养结合到医养护融合发展,是未来健康养老发展的一大趋势,可满足老年人各个阶段对于医疗、养老、护理的不同层次需求,从而实现养老模式的全方位整合。”论坛上,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翟绍果作主题发言。他认为,老年人本身多种风险并存,而现有制度安排却是分置运行,这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阻碍了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改善,传统的单一养老模式无法满足老年人在医疗等方面的需求。翟绍果介绍,高龄化趋势愈加明显,失能老人逐渐增多,解决这部分人群护理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医养护”新型养老模式呼之欲出。

“首先是医养护资源的整合,其次从医养护服务的整体实现出发,在医养护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构建老年人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和护理服务的综合体系。”翟绍果从顶层设计出发,阐述机制要点。他认为,医养护融合不仅是将医疗、养老和老年护理等制度和服务的简单叠加,更需要在制度优化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和技术的革新,实现医疗、养老和护理服务的有机融合与质量提升,建成制度统一、管理有效、服务优化、质量提升的老年人医养护融合体系。

心理服务提升健康素养

老龄化程度加深的同时,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比如退休后身体上的衰弱,慢病困扰,伴侣或朋友的去世等,容易使很多老年人会产生自卑、无价值感、不安全感等心理,这些心理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就会导致抑郁或者焦虑。”天津师范大学老年心理研究所教授张晓华表示,老年人是特殊群体,生活状况、身体状况和社会关系的变化,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

如何呵护老年人心理健康?张晓华认为,除了鼓励老人增加亲人陪伴、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外,政府要充分发挥公共卫生服务角色,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制定服务法规,广泛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今年4月,国家卫建委印发了《关于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的通知》,明确2019年至2020年在全国选取1600个城市社区、320个农村行政区开展工作。张晓华认为,通过项目实施,既能了解掌握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提高基层人员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增强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同时也能增强老年人心理健康意识,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营造老年友好社会氛围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老年友好城市”的理念。2009年,我国在借鉴世界卫生组织老年友好新理念的基础上,在全国7个省市15个城市开展了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宜居社区建设试点。2012年,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写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专门增加了“宜居环境”一章,成为修法的最大亮点。

什么是老年宜居环境?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老年型社会决定了必须站在老年群体的立场与角度,真正以老年人为本,在城乡规划和建设的各个环节,自动自觉地根据老年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建设适合老年人需求的社会软硬件生活环境,促进老年人与其他年龄群体共融发展。在本届论坛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从容为大家科普什么是老年宜居环境建设。

从老年宜居环境这个概念提出至今,李从容一直做这方面研究。她介绍说,通过对国内各大城市一系列的数据测评,各城市老年保障环境宜居度总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17年之前,西安各项数据得分“一般”。从2015年开始,西安市由“一般”转向“较好”,2017年至今有了较大提升。

“西安在环境空气优良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均存在较大障碍。”李从容依据数据分析结论建议,西安应加强环境治理,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着重提高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破解未富先老困局。

新闻推荐

万科看重的存量资产改造,各路资本也要涌入了

记者|孙梅欣随着房地产开发增量市场天花板的逼近,存量市场正成为各路资本竞争的下一个热土。6月27日,联合办公服务商纳什空...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