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 向上而生 向下扎根 话剧《柳青》获文华大奖汇报演出昨晚上演 古城观众观剧动容

西安日报 2019-06-18 05:12 大字

演员谢幕时,全场响起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话剧《柳青》演出剧照。

本月初,由西安演艺集团西安话剧院创排的大型原创话剧《柳青》获得全国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第十六届文华大奖。昨晚,艺术之光闪耀古城——话剧《柳青》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表彰及汇报演出活动在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厦盛大举行。

载誉归来的西安话剧院获得嘉奖,在随后的演出中,将话剧《柳青》再一次呈现于古城文艺舞台。一段人生,一种精神——剧中柳青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故事,感动了无数古城观众。演员谢幕时,全场响起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这是对话剧《柳青》的礼赞,更是对“柳青精神”的又一次致敬。

■文/记者孙欢图/记者尚洪涛

拨亮精神底色

感动观众:看了多遍依然动心动情

半个多世纪前,柳青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来到当时的长安县皇甫村过起农民生活,用14年的人生经历创作出了当代中国文学史上史诗级著作《创业史》,作品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村如火如荼的互助合作运动,以及身处其中的中国农民的思想变革。

半个多世纪后,由西安演艺集团西安话剧院创排的话剧《柳青》再现了这位人民作家扎根泥土、深入群众、记录时代创业者的真实经历,浓墨重彩地表现了柳青生活的那个时代、那片土地和那些乡亲们。

昨晚是话剧《柳青》获得文华大奖后的首场演出,大量古城市民赶来观看。开演前排队入场的队伍犹如长龙,许多观众抓紧话剧开演前的时间在话剧海报前合影留念,剧院内更是座无虚席。

近3个小时的话剧,浓缩了人民作家柳青与农民同悲喜,为人民书写作品的人生;生动还原了他“一路向下”汲取营养,最终创作出优秀长篇小说《创业史》的生命历程;也解答着一个问题——当置身时代洪流,人该如何寻找自己的位置?

“一身正气硬骨头,大写的人字在魂里头!”“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从那阴冷潮湿的深处汲取往上生长的力量……”没有华丽的舞美和服装道具,也没有高科技虚拟技术,《柳青》凭借精彩的舞台语言,以情动人,将这位“大写的人”呈现于所有人面前,也照亮着所有观众的精神世界。每一幕结束时,现场都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整场演出结束后,潮水般的掌声更是席卷全场,久久未停歇。

西安市民周女士用“心热动容”形容自己的观剧感受:“看之前我还担心,这个剧会不会把柳青演成一个满口说教、高大全式的人物?但看过之后,我的担心消失了——我是伴着剧情,一会儿笑,一会儿落泪。这部剧能获得文华大奖确实是实至名归!内容厚实、接地气、语言生动,人物塑造相当成功。让我们看到了柳青既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又是一个平凡的人的一面。他的欢乐、苦闷跟时代紧密相连。”

用舞台艺术精品拨亮精神底色,《柳青》获得了观众发自内心的认可。记者昨晚采访时发现,有不少市民,已是不止一次来看《柳青》了。市民高凡告诉记者,去年9月他就看过《柳青》的首演,“我觉得无论看多少遍都依然动心动情。演员的表演真实、质朴、富有情趣,观剧后让人的心灵非常震撼,真是把大写的‘人’字写到魂里头了!”也正因此,这次高凡又一次走进了剧院,“这个戏我也准备推荐给孩子看。柳青曾说:‘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这对我们是一种启迪——踏踏实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你就会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你就会成就自己的人生。”

“三年磨一剑”

揭秘幕后:在扎实创作中致敬“柳青精神”

作为唯一一部代表陕西省参加本届文华大奖角逐的剧目,话剧《柳青》筹备于2016年,在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和西安演艺集团的大力关注和支持下,从策划选题到创作排练,历时三载。该剧甫一问世,便散发出深邃的思想光芒,深受业内专家和普通观众的好评,这与主创团队凝聚心血的扎实创排无法分开。

西安话剧院院长任雪迎认为,柳青的故事就是所有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把人民的喜怒哀乐付诸笔端的千千万万文艺工作者的故事,就是千千万万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的故事。话剧《柳青》并不是一个容易创作的剧目,需要对柳青的精神有深度的了解,对柳青的作品、柳青的生活非常熟悉,更需要真正地走进柳青的精神世界。

“那就扎扎实实地沉下身子去创作!”在这样的“破题”思路下,西安话剧院的骨干演员和所有参与创作者,如同柳青写《创业史》一样,魂入、身入、心入自己的角色——在获得文华大奖后,几乎每位演职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回顾创作历程时,都提到了“柳青精神”对自己、对话剧排练的直接影响。

西安话剧院艺术总监翟卫国告诉记者,为创作好这部话剧,团队买了几乎所有关于柳青的书要求大家熟读,同时深入柳青的家乡、柳青生活过的皇甫村等地,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柳青的生平,感受他的人格魅力。为了走进柳青的精神世界,在剧中饰演柳青的演员林波翻烂了《柳青传》,当随剧组在皇甫村采风时,看到当地每个认识柳青的人谈起柳青无不饱含热泪时,林波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柳青的创作精神给了我们当代文艺工作者最好的启迪。”

克服重重困难,反复打磨抠戏,不断精雕细琢——作品成形后,话剧《柳青》仍像柳青那样,坚持走进人民群众,倾听人民的声音。近一年来,剧组行程5000公里,足迹遍布陕西多地及北京、邯郸、保定、天津、济南、南京、宁波等地。巡演途中,剧组安排了专人收集听取每场观众的意见,边演边改,编剧修改剧本6次,导演调整排演7次,细微调整更是不计其数。

在很多观众的印象里,贯穿全剧的“圪蹴”可谓《柳青》的戏眼——这个关中农民的习惯性动作细节,让柳青走进了农民们的心中,也在舞台语言上,抓住了他向下“扎根”的姿态。编剧唐栋告诉记者,自己希望在话剧中还原柳青作为普通人的本来面貌,“这部话剧剧本最难的部分,就是如何把柳青作为作家、干部、农民的三重身份融为一体——我也是陕西人,对柳青当年生活的地域很熟悉,但是仍然进行了大量实地采访和研究资料,光是重新研读《创业史》,就花了两个月时间。功夫下得足,准备工作做到了,写起来就顺了。”

“你要把你的泼劲儿拿出来,头扬起来!”一个月前,正是《柳青》冲刺文华大奖的备战阶段,在西安话剧院内,导演傅勇凡指导演员排练的声音不时响起。一个月后,《柳青》终摘文华大奖,并再度呈现于古城舞台之上,傅勇凡感受到的是一种欣慰,“这部作品,是靠着具有优秀文学性的剧本,靠着柳青的精神,靠演员对人物的塑造而表现的,观众如今这么认可,也让我们觉得走对了路——这部剧的创作过程,可以说是所有主创践行‘柳青精神’的过程,也是我们所有人学习柳青的实践。”

为观众树起人生“灯塔”

引发思索:“柳青精神”穿透历史照耀当下

在获得文华大奖之前,作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诞生于西安的话剧《柳青》已在全国开展了60余场演出,近6万观众深深地被“柳青精神”所感动,取得了较大社会反响。话剧把“像柳青那么接地气,那么能够跟老百姓融在一起”的精神和力量带给了观众,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廖奔评价到:“话剧《柳青》所坚持的价值思考,维系了戏剧的尊严和荣誉。”

对于更多普通观众而言,话剧《柳青》促使他们对人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柳青让我想起了保尔·柯察金,想起了所有那些把追求真理当做毕生使命、为他人谋福利,一生洁白无私、坦荡无畏,用自己的生命点亮人类历史漫漫夜空的英雄们。‘柳青精神’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让我们思考青年人该如何度过自己宝贵的一生。”一位观众在看过话剧《柳青》后这样表示。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西安市民李明昨晚观看《柳青》后,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了一段“观后感”:“柳青生活的时代对我而言是陌生的,但舞台上的话剧,让我感受到了柳青身上那种至今仍闪耀光芒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向上而生、向下‘扎根’的,也是穿越历史、照耀当下的,这种精神永不过时。”

与柳青同为作家的唐栋在创作剧本期间反复自问:柳青精神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柳青精神与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一样,都是在各自领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种精神,柳青作为一名作家,他的精神具体说来包括:深入生活,深入时代核心,扎根人民,为时代讴歌。”。

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话剧创作者,一台《柳青》让所有接触到它的人们,有了更多关于人生意义与使命的思考,这也许正是这台话剧的最大意义和价值——它见证了“柳青精神”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和未来。

文艺是人类精神的栖息地,用作品体现精神力量和价值追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是西安文艺工作者的一贯追求。弦歌不辍,在昨晚的表彰现场,在众人的见证下,文华大奖获奖话剧《柳青》全国巡演活动也正式宣布启动。记者了解到,西安话剧院将在近期,再度开启《柳青》获奖后的新一轮全国巡演,向全国更多观众展示西安文艺精品的风采,也让更多人通过这部话剧,认知“柳青精神”,在对“柳青精神”的感悟中,找寻自己人生的价值。

新闻推荐

“一带一路”中国画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开班

华商报讯(记者吴成贵)昨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一带一路”中国画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在西安美院正...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