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同出发 半生芳华守护新生儿

陕西日报 2019-06-06 08:48 大字

本报记者李妮

刚出生的婴儿,从出生断脐之时到第28天,要经历从宫内母体的全面庇护到依靠自身独立存活的艰难过程。这些初入人间的小天使,每一个都像过五关斩六将的战士,而昼夜不息在身边帮助他们战斗的人,正是新生儿医护工作者。

“婴儿脱离母体后,脐带供养变为自主呼吸。呼吸,成为新生儿存活下来的第一道难关。”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刘俐教授,已为新生儿科及新生儿事业奉献了半生芳华。

6月3日,见到刘俐时,忙碌中的她始终笑意盈盈、精力充沛。1985年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毕业后,刘俐来到了交大一附院,那时医院还没有新生儿科。刘俐在医院的支持下带着几名护士,从零开始组建团队,而今,新生儿科已经有医护人员近60名。

“20世纪90年代初,胎龄35周以下的早产儿很难救活。随着新生儿复苏和新的技术的提高,现在胎龄24周的早产儿都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救治。”刘俐回忆说,“这是中国许许多多新生儿医护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新生儿救治质量的提升,极大改善了中国人口的健康素质。”

在新生儿中,每年都有一些胎龄不足37周的早产儿,他们尚未发育完全,身体机能极度脆弱和敏感,诊疗过程非常复杂。刘俐记得,她们抢救过胎龄仅24周多的超早产儿。“要在婴儿出生后第一分钟进行复苏、几秒内完成气管插管、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个小生命还可能受到多种并发症的侵袭。”刘俐说,每年在交大一附院救治出院的早产儿数量大约500人。

在西北地区,率先运用肺泡表面活性物救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正是刘俐。自1997年起,刘俐不断传播推广这一技术,这大大减少了早产儿因呼吸窘迫死亡的数量。她还率先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MRI、MRS、DWI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处理等研究,积极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在西北地区推广。

科室里的年轻医生感叹,刘俐教授很“神”。由于新生儿出生后病情变化很大,有时候大家判断病状不重的患儿,刘老师看一眼便知这个婴儿状况不好。果然,病情很快急转直下。刘俐笑言,是30余年的临床艰辛的磨砺攒出的经验给了自己这样“灵”的判断力。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血管细如发丝、皮肤薄如蝉翼,能够跨越呼吸、循环系统疾患等一道道难关,与像刘俐一样的医护人员深沉的爱和付出分不开。“这要求医护人员具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无时无刻地观察孩子。”

刘俐将无私的爱给了数以万计的新生儿,一年间几乎没什么时间可以陪伴家人。“家人的支持鼓舞着我,我的父母都是忠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为事业奉献了一生,这一品质也影响着我。”刘俐说。

虽然刘俐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上作出了骄人成绩,但她认为,更值得她骄傲的,是带领更多西北地区新生儿工作者创立西安医学会新生儿分会、西北地区新生儿协作组,将国际先进的理念、技术引入西北地区,将许多西北地区的新生儿科专家推向全国。

“人们普遍认为,西北地区的新生儿专业相对落后较多。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西北地区的新生儿事业近年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甚至很多单位都超过了东部的水平。”刘俐说,今天,作为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的副会长,她不仅关注西北地区新生儿事业的发展,也在为中国新生儿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着。

新闻推荐

张家村街道开展 “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

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居民讲解自救互救要点等安全知识。本报讯6月4日,为紧扣全国第18个“安全生产月”,碑林区张家村街...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