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廖昌永西安开讲:成功的人生 离不开读书与思考

西安晚报 2019-05-29 04:54 大字

廖昌永记者 尚洪涛 摄

读书,可以成就一位懵懂学子的成长之路,更可以成就一位艺术家的成功之路。这是著名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廖昌永用自己多年亲身实践得来的人生经验。日前,廖昌永来到西安,走上由赵季平艺术基金会主办的西安音乐大讲堂,为陕西省音乐界人士及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当得知今年7月第29届全国书博会将在西安举办时,他为所有读书人、爱书人送上了诚挚的祝福。

最早的阅读从连环画小人书开始

从四川一个农家子弟到考进上海音乐学院,又走出国门师从声乐大师多明戈,再到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的人生中,始终有书相伴。

年幼时,是连环画和小人书打开了廖昌永关于外部世界的想象。书里的世界很大很遥远,但很令人向往。《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聊斋志异》《隋唐演义》……连环画文图并茂很有趣,那些关于久远历史、人生变幻的故事,还有对外面辽阔世界的想象,廖昌永都是从一本一本的小人书中获得的。“那时候没有人来替我选择书籍,我自己对书的选择也很随性,也从来没想过从里边能汲取到多少文学艺术营养,只是凭直觉读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书。毕竟,农村孩子大多是散养、放养的状态”。

廖昌永觉得,放养状态其实更有利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读书莫强制,毕竟兴趣才是第一老师。“在被逼迫、被强制的状态下读书,读也读不进去,效果不可能多好。应该让孩子有自主选择读什么书的权利和机会。而且,我们即便再强调均衡发展、广泛涉猎,但是人们的思维、视野和从事的专业毕竟都有一个方向,每个人的兴趣点不同,读的书肯定不同。比如我数理化成绩不好,在这方面再培养也是徒劳,但我对于艺术就是由衷的热爱,于是就爱读这方面的书。现在,我对女儿的培养也是放养政策,她读什么书,全部由她自己决定”。

拜范曾为师体验艺术相通之趣

尽管蜚声国内外艺坛,从事的专业是西方声乐演唱与理论研究,但廖昌永认为艺术是相通的。廖昌永走过的国家越多,唱过的歌剧院越多,对西方音乐史、美术史理解得愈加深刻,就对诗词曲赋、水墨画等隽永深长的中国文化愈加神往。他拜范曾为师,开始在水墨丹青的世界驰骋;他被时下火爆的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聘为嘉宾导师,在重温经典文化的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他在专业领域之外大量阅读,常常读诗词、读美术史、读大师画论,觉得绘画艺术与声乐理论是融会贯通的。

廖昌永表示:“比如我看一篇写傅抱石的文章,讲到了他在欧洲和我国东北地区写生的一些经历,我觉得美术的画理跟音乐的乐理是相通的。比如绘画六法、骨法用笔和声乐理论中关于气息的训练、记忆的位置、声音色彩的运用是完全一致的。比如唱歌时情感层层递进的关系和水墨画中转折、提顿、虚实的关系也一模一样。可以说,中国的画理对我启发很大,尽管东方绘画和声乐的语境不一样,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不断阅读思考成就艺术人生

廖昌永认为,中国人应更多地演唱中国作品,这样才会引发更多国人心灵的共鸣。“而想要理解一部中国作品,自然要阅读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就像我们唱外国作品需要去读西方文学史、建筑史、美术史一样”。他大量阅读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哲学,他阅读纸质书,追求手不释卷的仪式感,并常常在重要处做标记,深度思索中国文化的内涵要义。“一个人一辈子只读书而不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从阅读中感悟人生、感悟艺术,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创造力,才会成就艺术人生。可以说,成功的人生离不开阅读和思考”。

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即使读同一部书,对人生况味的感知程度也是不同的。廖昌永表示:“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曾说: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经典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怎么重读经典,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这个方面,《经典咏流传》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节目以咏唱的形式,以大众传播的方式,以VR等高科技手段,赋予经典以全新的色彩,让人们用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方式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他期待所有爱书人都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回头重温经典,诵读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体味更绵长深厚的情感,感知更细腻的情怀。记者职茵

新闻推荐

全国“最美家乡人”称号获得者曹金生:将公益进行到底

昨日,曹金生讲述公益寻人故事。记者翟小雪摄曹金生是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的一名民警,有些网友和媒体叫他“网红民...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