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西迁,爱国奉献;百年交大,再谱辉煌。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理化研究院”(下文简称“理化研究院”)是西安交通大学响应国家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号召,夯实创新源头
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起源于1930年的交通大学科学学院,现有物理学和化学两个一级学科以及材料物理与化学一个二级学科。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曾汇聚和造就了以裘维裕、赵富鑫、殷大钧、胡刚复、叶蕴理、周同庆、方俊鑫、吴有训、程守诛、吴百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教育家,设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60%的本科毕业生进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研究生培养效果卓越,育才成果丰硕。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30余人,其中30余名获得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支持,建设有教育部物质非平衡合成与调控重点实验室、科技部新材料国际研发中心、国家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基地、国家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10个国家和省部级教研平台,在光场及其量子态调控、分子与微尺度结构调控及其功能化、表界面原子分子工程、软物质动态结构功能与调控等方面已形成鲜明科研特色,出色完成了国家和省部级百余项重点任务,解决了我国高性能真空触头、遥感成像光谱仪等重大需求,多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等重要奖项,为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凝聚理化优势力量打造一流科研平台
在创新港建设中,理化研究院建设强调基础与应用创新共融,科学与文化建设并举,定位以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世界一流物理与化学科教创新高地,面向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布局未来发展方向,打通学科建设壁垒,联动已有基地,组建了光学与粒子束科学技术、物质结构与功能调控、前沿理论物理、新能源材料化学、有机与高分子化学、分子科学与应用化学等6个研究所和16个研究平台,并建设了院士工作站、国内外联合前沿研究中心等10个交叉实践中心,力求实现理化基础学科的“院—所—中心三级骨架、联合交叉高效脉络、精准高效创新发力”的科技源头战略建设,全力加强“硬实力”。
理化研究院以领军人才和青年骨干人才为核心,紧密围绕创新港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以“人才工程”引领一流学科建设,全力打造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3+x”团队建设模式,制定“点线面”综合评价体系,开展“物理和化学双一流”建设,已初步打造出一支规模、结构、素质与实现一流学科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多层次科研人才队伍和优秀创新团队。
理化研究院秉持爱国爱校、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特色大学文化,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的西迁精神,着力构建多学科学术沟通与思想交流的优良环境,营造奋勇向上、开放共赢的学术氛围,为祖国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奋斗奉献者,共铸“爱国魂”。
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融合
在一流科研平台的支撑下,理化研究院以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深度融合为己任,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要务,面向多学科共性基础关键问题,从原子、分子、纳米等多个微观尺度研究物质不同层次结构、相互作用、精准合成和性能操控,揭示新规律和新效应,发展相关核心变革理论技术,迅速实现理工医交融、产学研结合、科学与文化互促、国际共赢并进的发展势头,全方位、立体式地提升基础学科自主创新能力,多角度、多层次地促进基础、技术和应用科学的深度融合,牵引带动相关学科,在蓄势已久的重要基础和前沿领域催生更多的原创突破,在陕西这片热土上建造出中国特色的一流创新源头。
聚焦时代发展要求实现育人模式创新
理化研究院将紧紧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任务要求,在具有优势和坚实基础的教学育人方面, 继续深化“导师组”指导模式,增强重实践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设定专项研究生基金,实行创造性成果评价制,继续探索研究生培养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由此实现思维改革,构建新型文化氛围和制度保障,着力在科研实践一线培养出具有爱国情怀、开拓精神、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造就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紧缺人才和引领社会未来发展的高端人才,从而担负起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育人培才的重大使命,为当前科技进步保驾护航,为下一代革命和变革积蓄战略力量。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西安交通大学聚焦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探索21世纪现代大学新形态的重要平台,是全体交大人“爱国奉献”的又一主战场,是推动地区发展、创新社会参与、助力民族复兴的“科教高地”。一曲高歌艳阳起,驻港扬帆济沧海,西安交通大学理化研究院将在创新港以更加拼搏的姿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凝聚起励精图治、共创未来的磅礴力量,在三秦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留下历史印记的新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佳)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16日记者从市文物局获悉,当天全市共有105个博物馆将减免门票。今年“国...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