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成人的影子又有孩子气 初一学生最“矛盾”

华商报 2019-05-17 01:56 大字

今年的“小升初”即将开始,就家长关心的如何做好“小升初”衔接这个话题,华商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几位在一线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初一班主任和心理老师。他们从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习惯以及家校配合等方面给予了解答和建议。

>>>初一学生既有向上性又有盲目性

林莉老师是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兼年级组长,同时,她又是初一学生家长。有着双重角色的林老师带班多年,经验丰富。

谈到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林莉老师直言“矛盾”二字在初一学生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

一是既有成熟性又有幼稚性,初一学生进入少年期(12-15岁),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心理上,自我意识开始快速发展,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逐渐出现成熟化的表现,但初一学生毕竟刚刚跨入少年期,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比如比较幼稚,有些学生“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二是他们既有向上性又有盲目性,初一学生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开始塑造自己的形象,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有局限性,思想的独立性还处于萌芽阶段,所以容易受外界影响,比如有些学生顺利时容易盲目自信,遇到挫折时则盲目自卑,沮丧泄气;而且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绪感染性较强,做好事和坏事都有从众心理。三是兼具独立性与依赖性,初一学生的独立性与自尊心增强,他们认为自己已长大,希望独立,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但毕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尚未成熟,坚持性、独立性还不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

>>>孩子上初中 家庭教育必须跟上

“初一学生希望摆脱父母的监视、庇护、家庭的约束,想独立地处理各种事,自己做决定,很多孩子变得不愿意向父母倾吐心声了。”林莉指出,如果家长、社会还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那么,在学习和生活中孩子会与成人产生对立情绪,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有的甚至产生反感或对抗起来,难以预料的行为接踵而至,家长叫苦不迭,防不胜防。在这个衔接阶段,如果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的道德水准、学习成绩就会急剧下降,甚至出现种种劣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太白校区心理健康老师贺子芩补充说,进入初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偏重逻辑思维能力,看待事物的方式会更加多样,但并不全面,因此心理呈现半成熟特点,“他们渴望得到关注和理解,但又不会轻易打开自己的世界,情绪波动比较大,觉得父母不能理解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孤独的”。

>>>别完全放手 家长得关注学习过程

哪些孩子进入初中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初一二班班主任高翠梅老师说,那些特别活泼的孩子、抗挫能力差的孩子上初中后就会有较大问题。

高老师分析说:“小学课程相对简单,孩子稍微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这会让孩子容易有思维定势:我稍微努力下就能取得要成绩。但这是不好的思维,初一课程由3门变成7门,每科都很重要,如果再以小学的那种思维方式学习,一旦成绩下降不及时调整就会恶性循环,成绩会越来越差。”

高老师表示,家长的观念也要及时改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学学得特别好,上了初中学习理应很好。可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各方面有了变化,如果家长没及时调整观念,到了初中后,初中老师认为孩子已有学习的自觉性,不再要求家长参与作业,有些家长就对孩子的学习完全放手,只关注成绩,没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当孩子成绩不好时则一味指责批评孩子。“初一家长要适当地放手,但不能突然完全放手。我们老师会在初一刚开学家长会上告知家长小学与初中的区别,孩子的身体、心理、课程的变化等。对初一孩子的学习,家长可以采取抽查孩子作业的方式,看看正确率,可以考察下单词及背诵,和孩子交流学习内容等。发现问题家长及时跟老师沟通解决。”

为了尽快适应初一新生活,贺子芩建议学生要提前了解学校的环境、制度、特色,需要知道学习节奏、方式、内容与小学不同;做好开学前的准备,比如有的学校需要住宿。再者,初中的人际关系也是重要部分,学生需要学习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技巧。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

新闻推荐

御锦城 以时光为笔 圈定幸福生活

专注、追求完美,这是匠人造物的态度写照,也是御锦城长久以来的坚守。从最初潜心砥砺,到容貌渐露峥嵘,御锦城立于西安浐河河畔...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