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仁巴布的家事

西安日报 2019-05-16 05:30 大字

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的一道风景,是新修建的牧民新村。

牧民斯仁巴布一家住进了宽敞的新家,用上了自来水,手机有信号了,也能看电视了。门前还有平坦的柏油路,一直通往独贵塔拉镇,通往杭锦旗和鄂尔多斯市区,通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一开始,斯仁巴布不愿搬离自家的土房子,故土难离,他担心搬家后,自家的羊和骆驼无处安置,后来景区内搞起旅游,他利用自家的新房,一半自住,另一半接待游客,又在院内搭建了两个蒙古包,开起“草原欢迎你”的牧家乐,吃、住、玩一条龙服务。他还在景区承包了两辆沙漠冲浪车,年收入几十万元,和城市里的金领收入不相上下。

他媳妇的家乡是黄河河套的米粮川,农区主要生产麦子。媳妇常说不好听的话,说是被他骗过来的。他现在有两个女儿,大的13岁了,在学校住校,星期一早上开车送过去,星期五下午去接,小的刚出生。

家在牧民新村,斯仁巴布每天早上8点多来景区这边经营生意。沙漠冲浪车的旅游项目,平时需要七八个人来经管,游客多就再抽调人手。冲浪车像坦克一样,是用军用车改装的,有专职司机操作,游客坐在上面观光。小的车子基本上是走比较平坦的地方,游客可以自己开,体验自然坡的惊险刺激。游客最多的时候,每年大概有4万多人,收费一个人100元,能挣几百万。景区是5个人合作,分为3大股,除过成本,一个人一年的收入也不少。

斯仁巴布小的时候,村里没电也没路,要出去买点日常用品都要拉上骆驼,拉上骡马,来回走上一天。夏天是坐渡船或走浮桥,冬天就从黄河的冰上过,通常是走到黄河那边住一晚上,把自己生产的羊绒或者是甘草拉到乌拉特前旗,出售以后换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来回要走三天。风沙很大,自己也种过树,但人手有限,用毛驴或骆驼驮点树苗子,起到一个在院落锁边的作用,把跟前的沙固定一下。他家里有6头骆驼,能干活的有4头,有的是母驼,怀孕后就不能让驮东西了。过去好一点的骆驼能值4000多元,现在景区里的骆驼贵多了,可以供游客骑的骆驼一头大概上万元。从前还养一点驴子和骡马,使用起来方便。现在牧民基本上是养牛,有一个专门的牧场,一般家里有近百头牛,一头4岁左右的大牛,在市场上可以卖到上万元。

政府把土地确权以后,斯仁巴布全家5口人,有5000亩沙地。他们家世世代代都住在这个地方,家业是爷爷手里创下的。奶奶是挺朴素的一个人,操持家务,把他们养育大。奶奶也经常说,不能抓小虫子,不能杀小动物。还说甘草和所有花草都是有季节性的,要是提前挖的话,就会夭折了它们的性命。奶奶对动植物的生物链有一种口口相传的经验,虽然不懂什么环保意识,但牧民知道生命其中的某种关系,珍惜自然界的规律。奶奶活到70多岁,年迈时还常在家里做奶制品,煮酸奶奶皮,奶香中经常飘动着忧伤而快活的歌声。

斯仁巴布的爸爸是20世纪50年代生人,母亲是从盐海子那里嫁过来的,相距几十公里嫁到了沙漠腹地。母亲上过村里的民办小学,爸爸是在什拉昭上过学,读到小学4年级回来以后,就给大集体放牛,也到40公里外的黄河边上去种地。河套地天旱的时候可以种,水来了就没地了,听天由命,收获一点粮食养家糊口。他17岁那年,40岁出头的爸爸突发心脏病去世了,一家人日子越发艰难起来。

母亲也是花甲老人了,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活干,给他看孩子。家里开有牧家乐食堂,饭也不用自己做。媳妇是他出去打工时认识的,从巴盟嫁到这沙漠腹地来。他那时候打工去过巴盟,也去北京漂过,基本上是在建筑工地上干重苦力活。一起打工时两个人合得来,嫁过来后就参加了种树的民工队伍。奶奶可以听懂汉语,说得不太好。媳妇是汉族,但在语言沟通方面没有障碍,时间长了,她也会说一些蒙语。他从小性格比较好,一般和比自己大一点的人交往,在社会上也没受人欺负。年轻的时候也喝酒,现在很少喝了。

斯仁巴布所在的村子叫道图嘎查,有9个自然村,共有400多户,1000多口人。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种有几千亩甘草,有上万亩牧场。甘草收益还是属于村里人的,一亩地收入几百块钱。土地基本上是租用30年,一次性付款,流转以后开发出来,种植甘草、玉米,再就是种树种草,根据自己的能力包十亩百亩都行。他在包的地里打了50多眼井,井和井之间的距离是500米,地下水最深13米,最浅8米,抽水机是用柴油发电,抽水浇树浇地。过去是用锹种树,现在用水冲沙柳技术,比较简单但效果很好。

他们在移民新村的房子,是政府主导建设,一律不要钱,一家一户一套房子,总共36户,每户110平米,房子不够用了,牧民们就自己在房子的后面扩建一下。他媳妇开了牧家乐,坐满可以接待近百位游客,一年下来也能有几万块钱的收入。沙漠生态旅游是有季节性的,但收入比较平稳,随着库布其品牌宣传力度增大,从四面八方来的游客越来越多。

斯仁巴布开始是从别人手里转租的两辆沙漠冲浪车,年租金4万,而在五一期间几天的时间,就把一年的租金赚回来了。4月到10月中旬,是七星湖景区的旅游旺季,开冲浪车这一项的收入,加上餐饮住宿收入,也有不少了。2月到3月旅游淡季时,他就包工做生态绿化,还会有几万至十几万不等的收入。同时,他以土地入股,每年还会得到几万元的分红,可谓真的脱贫致富了。

斯仁巴布家的院子里放着买的两辆车,一辆面包,一辆现代SUV,靠骆驼和骑马出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他的母亲和岳母靠在车边悠闲地聊天,老人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说以前大部分时间都是放牧,一年到头闲不住,过的还是苦日子。现在日子好了,也不用太忙活了,就帮着看看家,安度晚年。

在不太忙的时候,做旅游的斯仁巴布也带着家人走出库布其沙漠,去各地旅游,去过北京、西安、海口、杭州,看看天下的好风景。

新闻推荐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理事会成立

本报讯(记者赵争耀)5月10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理事会成立大会暨交流研讨会在西安举办。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