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珍的“小确幸”
□文远
茶店,一女端坐为客沏茶。此女名唤珍珍,甘肃天水人氏,温婉柔和,她边娴熟泡茶边与客拉家常。我入店,落座,无需多言,珍珍莞尔一笑,也为我倒上一杯,我敲双指以作谢礼。品着茶,静听他们聊天,慢慢融入其中。
不知不觉已与珍珍相识七年有余,彼此已形成默契,每个月都会到店里找她聊天、买茶。不需多说,只要我坐下,她问:“喝啥?”我报上茶名,她便取来泡上,边品边评,话题又拉远,无所不聊。客多,话题也就多。茶将彼此距离拉近,都成了朋友,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烦恼趣闻,都成了喝茶的佐料,没人嘲笑,有的只是以茶为喻进行开解,当事者醍醐灌顶,旁听者遂开怀大笑。
大家之所以喜欢到这里品茶,都是冲着珍珍,她不会急功近利,一味推荐价高质低者,而是把每位来店者当成朋友,无论你是茶叶“小白”还是老茶客,她都热情相待。初次入店、对茶不甚了解者,珍珍会详细介绍茶的产地、形态、特点、历史典故、传说轶事,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令其慢慢对茶产生兴趣,对于老茶客,她则会与其细聊品茶之感受,如遇知己。
七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隔数日便去找珍珍讨杯茶喝似乎成了习惯,我们之间也成了真正的朋友,我见证了她从少女到嫁为人妇再到为人母的全过程。每次找她,不仅仅是喝茶买茶,更多的是倾诉愤懑、烦恼,将负能量融入茶中,“一泡了之”,或是分享喜悦、快乐,将幸福冲入滚水,蒸腾升温。
常看珍珍一刻不得闲,不只要招待客人,还要包装茶叶,尤其是要熟记各种茶的货号,并在诸多茶叶中迅速准确地找到,午饭要到下午三四点才能匆匆忙忙扒上两口。我也好奇地问过她,天天泡在茶里不烦吗?珍珍只淡淡一笑:“谁会烦自己爱做的事呢?”她边续水边继续说:“每样茶有自己的货号,就像咱们人的身份证,只要用心就能记得住。其实我之所以喜欢这份工作,不光是因为每天可以喝茶,而是能遇到不同的人听到不同的故事。蒲松龄当年为了写聊斋不就摆了茶摊搜集故事吗?我虽然没有人家的才,写不出什么作品,但能为不同的人泡不同的茶,听不同的故事也是一种快乐。”这引起了我的兴趣,细问都遇到哪些有趣的客人,珍珍回忆道:“刚刚入行的时候我对于岩茶还是一知半解,更别提品茶了。有位葛阿姨,我给她泡茶,她让我介绍一下这款茶的特点,我只说了产地和名字,然后就老实告诉她我入行不久。没想到阿姨耐心地说,‘不打紧,我做茶6年了,只喝岩茶,你给我泡的是奇兰,兰花香型,浓浓的花香结合了厚重的岩韵,刚柔并济、厚积薄发,两相得宜、恰到好处。香高水柔就是它的特点。’她娓娓道来,我听得入了神,便继续追问其他茶叶的特点。”那位葛阿姨又将其他几种茶叶的特点细细道来,比如大红袍,头香是典型的木质醇香,中部幽香兰韵,香未到气先流,尾香便是乳香味,绵甜厚实。“那是一个很愉快的下午,自此以后品岩茶总是能找到微妙的感觉。也就从那之后,每款茶,我不光留意它们的名字及产地,还有口感、历史等等,做足功课,所以也就没有再被难住过。”说完珍珍不好意思地笑了。
抿一口茶,珍珍继续道:“做茶到今年第八个年头了,打交道的人形形色色,有的对茶一知半解,甚至是空白,但经过我的介绍和引导,了解茶、喜欢上茶,会令我有成就感。有的本身对茶很了解,可以相互交流对茶味的理解。而且还有像葛阿姨那样能给我带来新鲜知识的,会心生欢喜。每天品着不同的茶,认识不同的人,听到不同的故事,学到更多的知识,对我来说是最幸福的事。”
有段时间去茶店,没见到珍珍,询问同事,说是请了长假。再见到珍珍,她已经完成了为人妻、为人母的身份转变。我们聊天的话题不再仅仅限于茶,还有她的家人、孩子。她说,每天下班用完晚餐,和老公在公园散步休闲;临睡前,和在老家的孩子视频聊天,是她最惬意的时候,现在的日子对她而言就是“小确幸”。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孩子还小,他们两口子正在奋斗阶段,没有时间照管孩子,只能先让老家的父母帮忙。珍珍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两口子齐心协力在西安买套房,然后把父母和孩子都接过来,一家人和和美美过日子,在西安扎下根。“当初来西安,是被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后来爱上茶叶这份工作,真心对待每一位客人,收获了许多。再后来,恋爱、结婚、生女都是在西安,这座城市可以称得上是我的福地,我这辈子恐怕是离不开这里了。能够见证西安的发展,而西安亦伴随我成长,于我真的是幸运。”珍珍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新闻推荐
5月9日,“首约西安最美驾驶员”颁奖典礼在中影国际影城大唐西市店成功举办。据悉,作为出租行业的“新运力”,首汽约车积...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