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市井里的旧时光 藏在深巷中的老民居
东木头市街景。李家大院门楼。
■记者王昕实习生张志强文/图
早上8点多,东木头市上的早市还没有散,贩卖水果蔬菜的小摊点一字排开,人声鼎沸一如往常。街面上一间稍显破旧的砖瓦房里,一家名为“华艺牌匾”的木质牌匾店早已大门敞开。年过60的韩兆运端坐在木条凳上神情专注地刻着牌匾,完全不理会周遭的喧嚣。
40年前,韩兆运从渭南老家来到东木头市街。从学徒工到自己开牌匾制作店,再到如今和老伴一起守店经营,韩兆运感慨:“我刚来这里时,这条街上主要就是做木器的,也有不少刻牌匾的,现在就剩下两三家了,餐饮店倒是一家接一家!”
东木头市东起东厅门,西至南大街,全长890米,是原来的唐长安城皇城少府监处。宋代时称菜市,金时称草场。明时这里成为府城的木头市、枋板市,故更名为木头市。明末,因其与聚居木器作坊的西木头市相对,改称为东木头市。
如今,穿行历史悠久东木头市街,已经很难找到和“木头”有关的店铺。
“以前这里可没有这么繁华!”西安市碑林区文化馆原馆长杨三民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前后,东木头市街上已经很少有直接经营木材营生的店铺,而多是普通民居。陕西早期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先驱高又明先生、杨虎城秘书窦自强等均曾在此居住过。改革开放后,随着道路逐渐拓宽,这里才陆续建起了高楼大厦。
和东木头市北边的兴正元广场以及其他现代化的写字楼、居民楼相比,过了安居巷后南侧的房屋都呈现出破旧甚至衰败的样子。但只有走进这些巷子才能发现,西安的旧时光原来都藏在这里!
从东木头市南边的太平巷左拐右拐,我们终于找到了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西安老民居——李家大院。和周围普通的民房相比,这家院子的外墙有精美的砖雕,还有五福临门和各种动物图案。门楼高大,并刻有花纹,门口还有一对石狮子。来的时间不凑巧,主人大门紧锁。透过门缝,我们只能瞥见门口刻有精美花纹的窗格以古朴的房檐……
杨三民是李家大院的常客。他说:“这个宅院曾是一个督军府第,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是典型的关中民居。2015年时,一直守护老宅子的李虎堂和自己的4个兄弟一起参加了上海东方卫视一档房屋改造节目,让这里修旧如旧。”
当年,李虎堂兄弟整修房子最大的初衷就是能将老宅整修好,家里人能常回来住住,让老院子恢复往日的生机。在李家大院隔壁,两位正在闲聊的邻居告诉记者,院子里住着李家兄弟几大家子人,每天进进出出忙忙碌碌,时不时就能听到院子里传来的欢声笑语……
参观完李家大院,杨三民又拉着我们来到了碑林区文化馆。修葺一新的二层小楼外观颇为古朴,其实这里以前也是一处老民居。穿过文化馆的前厅就到了主人的住所。房子都是砖结构,一间挨着一间,两排大约有七八间房。房门口一律挂着整洁的白色门帘,外墙壁上的挂画格外雅致。
杨三民边走边说:“这个院子以前的主人姓王,据说是杨虎城手下的一个排长,3个儿子把房子继承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后一部分房子收归国有,1952年改建为碑林区文化馆,一部分仍是王家的老宅。”
藏在东木头市深巷里的老民居让人忘记了时光的流淌。在它们沧桑的门板上,刻着老西安的印记;在掩着的大门后面,更有着说不完的老西安故事……
新闻推荐
上海车展要来了! 新能源车风头强劲 本周已有多款新能源车提前发布
4月16日,两年一度的上海车展将正式开幕。相比往年车企在车展前夜或车展媒体日做活动而言,今年的车企似乎早早就按捺不住,在...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