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报纸 问路 帮忙买书 光顾报刊亭的都是哪些人

三秦都市报 2019-04-09 03:06 大字

老人在报刊亭买报纸本报记者 党运 摄连日来,三秦都市报持续关注西安街头报刊亭的报道,引发不少市民共鸣。报刊亭风光不再,光顾这里的都是哪些人?近日,记者选取了位于粉巷的一家报刊亭,从10时到17时,记录下这座报刊亭最普通的一天。

10:00“每天不来这里,浑身不舒服”

10:00,雷研宇比往常提前半小时,到了报刊亭。依次买了两份报纸、3本杂志后,老板荆大姐把一把折叠着的椅子打开,从旁边的泡沫箱子里,拿来一瓶雪碧,递了过去。

雷研宇84岁,西安人,家住南院门,1993年从西安市碑林区老干局离休。除了听力大不如从前外,老爷子精神矍铄,生活很规律。每天逛报刊亭,买几份新来的报纸、杂志,再喝瓶雪碧,是他十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

“我喜欢读书看报,每天不来这里,浑身不舒服。”老爷子打开雪碧,抿了一小口,长舒了一口气,“家里订了大大小小的报刊11种,但是仍然觉得不够看,所以每天还得来报刊亭买几份。”记者采访这天,老爷子买的3本杂志分别是《啄木鸟》《船舰知识》和《环球文物》。老爷子告诉记者,对一名普通读者而言,即便长年累月订阅报刊,数量也都是非常有限的。而报刊亭的存在,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某一期的杂志非常好,就可以单独买一本,而不需要常年订。”

13:00“每到一个城市,扫一眼报刊亭”

在附近一座写字楼工作的小张,是在下午1点过来的。“吃过饭了?”荆大姐问。小张笑着点了点头,“今儿吃了外卖,出来透透气。”荆大姐不知道小张的名字叫啥,他每次来,都会买一份《参考消息》,偶尔还会买几本最新的时装杂志,这让荆大姐对他的印象极深刻。

这天,小张买完报纸后,和记者聊了会儿。“我去过巴黎、伦敦、东京,这些发达城市都有报刊。每到一个城市,扫一眼报刊亭,就能了解今天发生了什么。”这个爱看话剧、泡咖啡馆的“80后”男生,毫不掩饰自己对文艺的向往,“报刊亭让喧嚣的城市生活有了一种稳重的静谧。”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报刊亭,会变得更美好吗?小张告诉记者,和书店一样,报刊亭被作为一座城市文化生活的寄托,但区别于书店,报刊亭的存在更亲民、更便利、更接地气。“现代城市的魅力,在于海纳百川的包容。一座美好的城市,应该容得下习惯于到报刊亭买报刊的市民和游客。”

17:00“书到了没?”

有人来问路,顺便要买一包红双喜。荆大姐说,问路可以,不卖烟。这人是来西安旅游的,他的手机里定位着一家陕菜馆,跟着导航走,从大车家巷走到这里时,迷路了。

问路的人,荆大姐每天都能遇到。她刚指完路,又来了一位客人,“老板,你这里有搬家公司的电话没?”董老师是骑着电动车过来的,车刚停到跟前,他就喊了一句“书到了没?”董老师在西安五味什字小学教书,几天前,他来报刊亭给女儿买一本动漫杂志,不巧的是,杂志卖完了。于是,他留下了荆大姐的电话,希望她帮忙再买一本。

经营报刊亭五六年来,荆大姐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密密麻麻写满了很多类似这样“捎书”“续货”的信息。“报刊亭像是一个交流场所,它是一个城市市民和刚来这个城市的人的一个信息导航,它是重要的交流平台。”董老师说,现在的城市都是高楼大厦,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用新媒体开展社交,新媒体也不可能取代面对面的交流。正是报刊亭这样的交流平台,让人在城市里找到烟火气、人情味。

本报记者宋雨

实习生杜豆

西安街头报刊亭何去何从

后续

新闻推荐

“烧钱”陋习触犯法律,非改不可

每逢清明祭祖等时节,印有人民币图样的“冥币”等祭祀用品就会热销。近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获悉,针对非法使用...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