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治未病之病
□记者 李鹏
“治未病”始于《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在西安,有一名医生将“治未病”理念运用到实际中,他就是交大一附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邓景元。他所带领的志愿者团队在社区义诊8年,近3万人次因此受益。
“雷锋医生”社区暖人心
周六清晨的红专南路社区与别处的闲适安逸略有不同,几十位居民聚集在社区工作区内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大家围在这儿聊啥呢?居民们异口同声:“我们等‘邓神医’呢!”大家口中的“邓神医”指的是西安市雁塔区政协委员、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脑病专业针灸专业负责人邓景元教授。
红专南路社区残疾人专干王勇江回忆道,2011年5月社区成为医院的“志愿者服务基地”,邓景元带领两名治疗师代表康复科进行义诊。第一次会诊之后邓景元发现社区内残疾人数目不少,主动提出将义诊时间改为每周一次。社区专门腾出两间办公室用于义诊。
王勇江说,多年来邓景元的志愿者康复团队治愈了很多人。社区70多岁的孙茂林老人脑梗致残,刚开始时吃饭都困难,更别说下床走路了。自从接受邓医生的康复治疗后,三年时间下来,老人已经能够走路,甚至还能给自己做饭。还有46岁的袁红,因脑梗引起左半身偏瘫,说话都说不利索。得知此事的邓景元亲自登门给其做检查,并做思想工作,之后把她安排到医院进行治疗。经过半年多的精心治疗,目前袁红已经康复。
“目前基层社区医院普遍缺乏医生,再加上很多人对康复医学不了解、不重视,使得一些本该在社区进行康复训练的病患得不到应有的治疗。”邓景元谈到8年来坚持义诊时表示,希望通过优质资源下沉,让社区医院在康复治疗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治未病亚健康管理更重要
除了在社区为居民做康复治疗,邓景元的志愿者团队还一直致力于居民的生活保健。
通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团队发现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体重、常规性锻炼、良好营养以及定时体检,这些都会促进更积极更长寿的人生。邓景元说,一周中大部分日子每天30分钟适当运动可以降低死亡率达58%,延长寿命达6—9年。每年体检:男性病人平均活到87岁,比平均男性寿命长13岁;女性平均活到90岁,比平均寿命多7岁。
通过志愿者团队带领居民做八段锦、打太极拳,学习自编自拍的14个部位肌肉的保健操等,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中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评价美国库珀模式:“我们的医疗机构只火烧中段,两头不管。前面无预防,后边无康复与二级预防,而库珀诊所恰恰是放掉中间,抓好两头。”邓景元认为他提出的治未病亚健康管理中心与医体融合的模式和库珀模式非常吻合,对于改变我国被动式、碎片化的断裂医疗服务链很有意义。
医体融合是大健康趋势
“运动是良药,是药三分毒”;“运动是良药,量小不见效”;“运动是良药,搭配很重要”。当运动不再是为奥运金牌,也不再是个人爱好,而是为了健康而为的时候,只有循证医学才是开出处方的科学基础。
在西安真爱体育运动中心工作的教练田彬是医体融合的实践者和受益者。田彬2004年就从事教练工作,2012年有幸接触到了邓景元教授,他的视野也一下子从健身放眼到整个大健康行业。
“很多人健身非常盲目,一般都是减肥、减脂增肌这样的要求,练习中也是瞎练,没有针对性。”田彬说,接触到邓景元教授后,才知道健身前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特点,制定计划,甚至要先进行康复训练再健身。田彬举例,很多人脊柱不正,肌肉发育不同,会有高低肩、长短腿的现象,这些问题很难肉眼察觉,但不加一分辨就锻炼,往往会越练越错。
“人健身就像是盖房子,要先把骨架摆正。”田彬跟随邓景元学习医学康复知识,将其运用到健身当中,提供专业的健身方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康传义见习记者赵杨博)“人民为先祖国至上,诚实勇敢自律自强,奋发有为誓做栋梁,振兴中华再造辉煌。”4月2日,在西安...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