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十区 机关大楼筹建记

西安晚报 2019-03-31 04:57 大字

十区机关大楼筹建速写赵乐成 绘保存在灞桥区档案馆的当年十区机关大楼筹建工程资料(组图)作者提供

□臧其恕口述赵小乐整理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在西安市十区区委机关工作,具体做机关会计和食堂管理员。1954年,我被领导点名抽出来,领导交给了一项重要任务——筹备建设十区新的机关办公大楼。那时我刚20岁。

第一个建新机关大楼的区

当时西安市划分为12个区,十区后又称长乐区,管辖西起东廓门,东到浐河边,南至等驾坡,北到陇海铁路的区域。

十区区委当时位于金花落(今金花路一带),就在今天东二环互助路立交东南角附近。区委院子不大,都是平房,比较破旧,十分拥挤。在这种背景下,十区决定盖新的办公大楼。这是西安市第一个要盖新办公大楼的区。

十区计划建设的新楼位于仁厚庄,在1954年刚修好的互助路路南8号,今建国饭店西边,地点距老区委大院不远,门朝北开。当时互助路只修了北线,约有现在一半宽,车行道12米宽,还是石子路面,到1960年才铺了沥青路面,不过那时车很少,行人也不多。新大楼设计主体为3层,办公室、宿舍两用,1、2层办公,3层为宿舍,平顶,2269平方米。加上厨房饭厅、厕所、传达室650平方米,一共近3000平方米,这在当时算“大洋楼”了。市上专批了22万元的建设资金(含征地费用),这事也算区里的一件大事,连市上、其他区的干部都很关心。

区上专门成立了基建组

为了建新办公大楼,区上专门抽了4个人来搞基建。组长叫曹振西,40多岁,是金花落村人。新中国成立前赶马车,走南闯北,经多见广,爱说爱笑,敢说敢管,却不识几个大字。新中国成立后,他是农村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很快入了党,当上乡党支部书记。记得他每次来区上领工资,不会签名,总是盖章,可他的章子太大,一盖要占3行,把别人的地方都占了,曾让我比较头疼。组员有一位叫刘银海,30岁,是个文化人,能写材料,负责内勤。还有一位叫毕登玺,年龄和我差不多,却已经是党员,我只是团员,他当时负责跑材料。后来他长期在灞桥区工作,最后从灞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上退休,我们现在还有联系。当时我负责管工程,区上还给我配了辆自行车。

大楼该怎样盖?我们谁也没经过,一切从头干起。

盖楼首先要征地,根据计划需要征地10.71亩,涉及金花落村、亢家堡和碑林区东关的4户农民,要审批、要丈量、要补偿、要安置,程序很多。由于曹振西是当地人,又是给区上盖办公楼,老曹出面征地工作办得还顺。跑图纸主要是我,那时西安没有设计院,只有西安设计公司。设计也不复杂,根据批文给多少钱就盖多大面积。市政府有个韩秘书长负责基建,有事我就向他请示,请他协调。

施工主要靠人力

那时施工不搞招标,由建工局分派。负责施工的是市建筑公司的一支施工队,队长姓徐,以前在上海是个小资本家。指导员姓王,陕北人,党员。工人中技工大多是上海人,普工多是本地人。记得有个上海8级瓦工技术很高,年龄也大了,平时一般活不干,每天来工地就到处看看说说,指点指点。大楼竣工前,大楼正面的国徽就是他亲手塑的。

那时没有机械装备,上料不仅没有起重机,连卷扬机、小推车都没有,全是人抬。盖到2层后,就搭起坡道,楼板、砂浆、砖头统统硬抬上去。当时盖楼多是清水墙,要勾缝,对瓦工技术要求很高。工人干活也有任务,一个班组一天要砌多少砖,没完成不下班。我是甲方代表,几乎天天待在工地,和工人们在一起,看着大楼一天天起来,心情很愉快。

建楼中意外出现纰漏

1955年底,十区办公大楼盖到2层。一天设计公司来人到现场检查,一看不得了,发现一个大问题——楼房没留伸缩缝!

伸缩缝起什么作用?我们不懂。没有伸缩缝危害有多大?我们不知道,这下大家都慌了。我管施工,我没有发现,要负领导责任;老曹是组长,也要负领导责任(虽然我们都是外行,以前根本不知道有伸缩缝这个词)。最慌神的还是徐队长,他负责施工,就他懂技术(其实也是半内行),居然没看懂图纸。

但再害怕也得向领导汇报。当时区委只有两位主要领导,区委刘书记和才提拔的任副书记,他俩一听这事气坏了,任副书记拍了桌子,命令区检察院立即调查此事。第二天一早,检察院就来人了,挨个谈话写材料。我们都吓得吃不下饭,徐队长吓得路都走不动了。

在这关键时刻,设计公司救了我们一把。他们向区上提出:这事属于失误,不是破坏,可以挽救。1层没留伸缩缝就算了,2层少量返点工,留下伸缩缝就行,损失不大。有他们的解释、说情,再加上大家检讨都很认真、深刻,这事才算过关,画了句号。

第二年开春后,钢材断货了,眼看工人要停工,这工期到了完不了工就麻烦了。我们急了,我和毕登玺跑到市委找领导,东碰西问找来找去找到了市委郭秘书长,市上对第一个区盖大楼还是很支持,郭秘书长出面协调,钢材又供上了。

精打细算搞节约

十区办公大楼建设期间,正逢全国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我们和设计公司、建筑队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将新大楼的建设费用从批准的197000元(除过征地等费用)降下来,最后实际支出了134439.85元,每平方米造价从计划的82元降低到52.77元。本来还可以节约更多,但我们从节约款中支付了外部水电安装费用和材料差价16500多元,最后实际节约59904.08元。

要把费用降下来真不容易,甲方乙方心朝一处想,大家动脑又动手,如设计公司反复推算后降低了一些标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修改了部分设计要求,这是节约的大头。如大门口的水刷石,设计用专用的小黑石子,贵还不好买,我们和工人一起动手,将拌砂浆时筛出的粗砂,再过一遍筛,筛去小石块,用筛出的大砂粒,代替小黑石子,既节约费用还没耽误工期。为节约原材料,施工队把木材、钢材大材大用、小材拼起来用、落地灰浆及时回收再利用。这些事情不用我们督促,工人们就自动干了。人们对党的号召,都是雷厉风行,不打折扣,坚决执行。那时征地也简单,一亩土地补偿180至210元,迁一个单人坟7元,双人坟10元。农民一听是给区委盖大楼,啥要求都不讲。有一位叫李广田的农民被征地较多,影响了生活,我们就和乡政府研究,由乡上妥善对他安置解决。征地费和大门、平房等附加建筑费用共批准为23000元,其中附加建筑费用降低后计划为16104元,结果还多盖了6间车子房,实际才支出15425.48元,节约了688.57元。现在灞桥区档案馆里还保存着当年的工程决算表,项目计算都是精确到元、角、分。这些节约的成果,真是一分一分抠出来的。

到1956年冬天,大楼如期竣工投入使用,我们搞基建的4个人成了区上的功臣。领导在全区大会上表扬了我们,同事们见了也纷纷称赞。一年多时间我也学会了许多知识,对基建从一窍不通变成粗通,这对我后来的工作都非常有益。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楼被拆除

新建的十区机关办公大楼,办公条件当时在全市各区首屈一指,把十区区委、区政府和区公安局、团委、妇联、粮食局等十区机关都装下了。

不久之后,十区改名为长乐区。1957年,长乐区与灞桥区合并,区机关搬到了纺织城,原来的这座十区大楼为区公安局使用。到1980年3月,西安大郊区刚分成雁塔、未央、灞桥三个区时,这座大楼一度容纳了这三个区的3家公安分局、3家区检察院、3家区法院。

随着城市发展,这栋当初的“大洋楼”越来越不起眼了,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就被拆掉了。

新闻推荐

身边正能量 树上挂个包装18.3万元 好心人发现后赶紧上交

彭先生把装了18万余元的包挂在树上忘了,幸亏好心人捡到华商报记者陈团结摄在这明媚的春天,你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温暖的天...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