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际港务区: 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构建陆海联运大通道
“西安—宁波”“西安—青岛”的陆海联运大通道首发班列。
“襄西欧”国际货运班列。
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合作论坛暨共建陆海联运大通道倡议发布仪式。本版照片均由西安国际港务区提供
本报记者康传义刘瞾琼见习记者赵杨博
一系列活动的密集开展,彰显着西安国际港务区着力追求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西安)陆海联运大通道的决心和信心。
3月25日下午,“西安—宁波”“西安—青岛”陆海联运班列在西安国际港务区首发。满载着俄罗斯进口板材、机电设备的班列缓缓驶出西安港。以此为标志,西安港在共建陆海联运大通道过程中,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同一天,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合作论坛暨共建陆海联运大通道倡议发布仪式在西安举办。来自“一带一路”沿海港口、沿边口岸、沿线地市、大型央企、国内外知名物流公司、铁路公司、研究机构等地方和单位的300多名嘉宾齐聚西安,共同探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论坛上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西安)陆海联运大通道倡议》。
在此之前,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已有实质性举措。3月22日,“襄西欧”国际货运班列实现首发,“襄欧”班列与中欧班列长安号实现了无缝对接,西安港“朋友圈”再扩大。
构建立体国际物流体系西安港释放强劲“西引力”
从2008年诞生起,西安国际港务区就担起了为陕西、西安“造港开埠”,为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探路的使命担当。
作为全国唯一具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西安国际港务区牢记责任和使命,首创了“港口内移、就地办单、多式联运、无缝对接”的内陆港模式,与10个丝路沿线海关实现了通关一体化,建成了西安综合保税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枢纽平台,整车、粮食、肉类等门户口岸投入运营,先后在德国法兰克福、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州等地设立8处“海外仓”。
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更是让西安国际港务区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苏国峰说,2013年,首趟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港出发。5年多来,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数量快速增长,货物种类日益丰富,实现了与中亚及欧洲腹地的高效连通。目前,中欧班列长安号已覆盖丝路沿线44个国家和地区,贸易货物品种从单一变得丰富,货源地也从西安周边辐射大半个中国,涵盖沿海、内陆多个省市。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1235列,创造了重载率、货运量、实载开行量3个“全国第一”。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在成为“一带一路”上最大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商贸物流集散地和国家中心城市新中心。
凭借“海陆空网”齐备的立体国际物流体系,西安港正释放出强劲“西引力”:一批国内和世界500强企业竞相投资;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加速聚集;全国前十强龙头电商纷纷落户,2018年,园区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500亿元;融资租赁等新金融产业领跑西部,融资租赁企业数占到陕西省的70%、商业保理企业数占陕西省的90%;一个万亿级的商贸物流大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
共商共建陆海通道共享共赢联运枢纽
在2018年开行突破1200列之后,如何进一步实现中欧班列长安号的高质量发展,西安国际港务区用行动给出了答案: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西安)陆海联运大通道。
从中欧班列运行情况看,目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达到了13000列。随着开行班列数量的增加,利用率不高、实载率低和返程货物量少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为此,专家呼吁,应通过在国内构建数个集结中心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中欧班列的运行效率。
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合作论坛暨共建陆海联运大通道倡议发布仪式上,与会嘉宾纷纷认为,从区位、设施、政策及历史文化等多种软硬条件看,西安是最适合构建全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城市。
西安地处中国几何中心,到全国各大城市的平均距离最短、平均成本最低,有着承东启西、连接南北、集散八方、辐射全国的独特区位优势,物流贸易枢纽地位不可替代。目前,已有甘肃、宁夏、山东、上海、浙江等15个省区市的货源在西安港进行集散分拨。在2013年,西安中欧班列的货源占比中,西安本地的货源为74%,表明其辐射半径和服务能力仅限于本地区。而2017年的这一比例已经大幅降低至14.38%,这表明西安港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在增强,内陆枢纽港作用进一步发挥。
结合年货运能力、区域铁路里程、中欧班列“阿拉山口”线贸易运输便捷度、基础设施情况等主要数据指标,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管理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郭菊娥对我国主要内陆港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西安港综合实力最强、辐射半径最大。根据郭菊娥的分析模型,西安港的辐射半径达到了1000余公里,辐射面积为321.74万平方公里,辐射人口达到9亿。基于这一分析结果,郭菊娥认为,在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方面,西安已具备较为良好的基础。
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与(西安)陆海联运通道的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西安国际陆港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屈锦薇表示,(西安)陆海联运大通道是一条以西安为战略支点,兼具内外贸功能的国际多式联运通道,将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黄河经济带的无缝连接。
通道向西连接重要沿边口岸,利用中欧班列实现与中亚及欧洲腹地的高效连通;向东与沿海港口紧密衔接,打通直达日韩、东南亚的跨境新通道。同时,通道跨越太平洋,将中国腹地与美洲、大洋洲大陆连接;向北通过多式联运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向南实现铁海、公海联运至东盟各国并进一步辐射全球。
《共建“一带一路”(西安)陆海联运大通道倡议》呼吁,共同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开行,支持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通过共建共享和资源集约使用,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降低国际联运综合物流成本,不断优化服务水平和贸易环境,实现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减少,从而使中欧班列获得长期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建设“一带一路”枢纽港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目前,“一带一路”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融合期,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共建(西安)陆海联运大通道,对于西安国际港务区来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当日论坛后开行的“西安—宁波”“西安—青岛”陆海联运班列,标志着西安将更加紧密地与沿海港口合作,通过承接海港的物流资源,加强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邓延洁也对西安的这一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
“西安已经在全国的中欧班列中形成了规模效应,而海铁联运班列的开通,则能够提升西安在国际物流中转服务中的效能,形成‘一带一路’在西安的有效衔接,并带动沿线产业的集聚,助推西安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形成。”邓延洁说。
邓延洁认为,西安在构建以中欧班列为核心之一的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方面,有如下优势:一是西安腹地广,其辐射半径达到了1000余公里,而且是国家的中心城市;二是开行线路多;三是货邮集散能力强,目前已经对中东、中亚和东部形成了集散作用;四是已经形成了一个对外开放和产业培育的政策高地。
来自企业的声音也传递出对西安构建陆海联运通道的高度期待。去年12月20日,首个日通专列从西安出发,15天后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这是日通与中欧班列合作最快的一次。” 日通国际物流(中国)有限公司华北地区统括本部长桥诘博敏说。
高效而专业的服务,换来的是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合作论坛暨共建陆海联运大通道倡议发布仪式上,桥诘博敏表示,从今年4月起,日通国际物流(中国)有限公司将定期发出从西安到德国、西安到波兰专列,把汽车零部件、高端电子部件运往欧洲,把欧洲日用品运到西安进行分拨。
中粮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在峰表示,今年中粮贸易有限公司将与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共同合作,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建设西安国家粮食物流交易中心,打造西北“一带一路”国际粮食分销贸易中心,建设国际粮食物流通道,使西安逐步成为国际粮油贸易的中转分销地。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孙艺民表示,下一步,西安国际港务区将进一步加强西安及西安港与各内陆省份、沿海港口、沿边口岸及各大企业的合作,更好地发挥企业主体和政府引导作用,凝聚和落实好高质量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发展共识,形成各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打造中欧班列全国集结中心,建好对外开放大通道,为西安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共享开放成果贡献“陆港力量”。
新闻推荐
3月25日清晨6时许,西康线纺织城火车站5道停留线上的一列绿皮火车,在花团的衬托下分外显眼。生活在车上的这群自喻“行者”...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