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尺”
学习巷街边的图书馆□ 记者 吴军礼 文/图
生日聚会、同学聚会、工作聚会……在聚会形式多种多样的时下,作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街道办学习巷,却每年开展百家宴活动。时至今日,百家宴“社区大聚会”已持续举办了近10年。
10年前,学习巷社区党支部书记白秀兰突发奇想,想把社区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聚会,但当时只有四十多人响应。第二年,白秀兰迈开脚步、深入群众,把百家宴的参与者发展到了一二百人。到了第六年,已形成上千人的参与规模。
“推开一扇窗,敲开一扇门,聊一会儿天,吃一顿饭,帮一个人解决一个问题。”白秀兰说,百家宴早已是社区内打破现代生活隔阂、破解楼上楼下互不相识等都市现象的重要手段。许多人在百家宴上扩大了“朋友圈”,一些有摩擦的邻里也借此机会“化干戈为玉帛”。
“聚百家宴、听百家言、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惜百家情。”白秀兰说,百家宴顺应新形势、迎来新气象,已演变成“六百系真情、共筑中国梦”的社区品牌。今年正值百家宴十年大庆,一场更大的盛宴即将拉开帷幕。
学习巷辖区面积约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00余户、10700多人,其中回族2620户、8400人,占总人口80%。已是77岁高龄的白秀兰说,百家宴只是社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的形式之一。
走进学习巷社区的“困难职工帮扶站”,白秀兰说起前不久一位陌生的过路老大爷,因为身体原因步履蹒跚、行动缓慢,她看见后主动给他递了一个板凳,但老人连忙摆手拒绝。直到被告知板凳是免费赠送的时候,他才放心收下并连声道谢。像这样的爱心之举在社区里不胜枚举。
为了服务更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帮扶站还配有专人义务坐班,让老人不出社区就能缴纳水电费。对连家门都出不了的老人、残疾人,则有社区志愿者专程上门提供跑腿服务。
为了给居民提供方便生活的预约服务,给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给流动人口提供跟踪服务,社区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党员志愿者、助残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6支志愿队伍。
志愿队伍如何形成?白秀兰举例说,假如谁家里有残疾人,他就将是第一助残志愿者。为激发志愿者参与热情,社区积极给予志愿者回报。白秀兰指着帮扶站内货架上的一床棉被说,这床棉被价格为20个积分,志愿者每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可以获得三五个积分,当积分足够,就可以把棉被领回家。帮扶站内,用来激励志愿者的生活用品琳琅满目。
文化建设则是学习巷社区的又一个工作抓手。
十几年前,当时的学习巷社区还只有1500多户、5000多人,就一下子有18名学子考上了大学。“坊上出了大学生,坊内东西南北的居民都会奔走相告。”白秀兰说,这让她激动不已。之后,她决定对社区内考上大学的所有学生进行资金奖励。这些年,社区已出了四百多名大学生,资助学子80多万元。
“做好就业工作就是最大的统战。”这是社区当家人白秀兰的观点。然而,要想提高社区就业质量,就首先得提升社区整体文化水平。“这里太需要文化人才了。”白秀兰感慨道。为此,社区开办了丈夫学习班、妇女学习班等,以此来提升居民文明文化素养,奠定更加稳固的安居乐业基础。
漫步学习巷的背街小道,悬挂于墙的模范夫妻、创业明星等表彰牌成了一个个路标。孝文化宣传栏、以“能量充电站”命名的微型图书馆,在润物细无声中释放出正能量。
“群众的日常事务,无非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白秀兰说,但要解决好这七个字蕴含的民生巨细,就需要心贴着心去做实工作。
白秀兰认为,基层干部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干部,一定要懂政治、懂政策、懂法律。她深有感触地说:“靠实实在在的行动把富民政策一一落实,就是送给群众的最大礼物。要在细微之中见真情,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就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尺。”
新闻推荐
近日,西安市司法局全文公开《西安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和卫生监督规定(草案修改稿)》,向社会征求意见,此番修改也将让西...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