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空能动研究院多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出“航天速度”

西安日报 2019-03-23 04:54 大字

本报讯(记者杨旭)成立不到两年时间,西安空天能源动力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空能动研究院”)在航空和地面分布式能源动力、智能增材制造、等离子体空天与环保应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2017年8月28日,航天基地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成立西空能动研究院,开展航空和地面分布式能源动力、智能增材制造、等离子体空天与环保应用等领域产品研发与试验测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航空发动机“退役”后怎样处理?西空能动研究院瞄准了退役航空发动机再制造成燃气轮机。总工胡金海介绍说:“分布式能源动力产业军民两用市场规模达千亿级,随着环境保护降低燃煤污染的需求增长,使用天然气、氢等清洁燃料的分布式能源必将大发展,但长期以来,作为分布式能源核心设备的燃气轮机依赖进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步伐。”

为了打破国外垄断的局面,航空动力和等离子体应用技术专家李应红认为:“我们必须创新!国产燃气轮机与国外产品竞争,一要更低成本,二要更可靠耐用,三要维保更有力。”为此,西空能动研究院用退役型号和成熟型号航空发动机再制造,并采用智能制造技术和更低成本材料、国际先进水平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和防护涂层技术、3D打印备件制造与修复等前沿技术,攻关突破了多种部件智能增材制造和修复、燃气轮机控制与健康管理等核心技术。其中,研发的增材制造过程监控系统、部件修复和特种涂层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已在行业推广应用。

此外,西空能动研究院积极与航空等离子体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合作,研制出多通道等离子体点火器,该成果可实现军民两用,为全球首创。据西空能动研究院总质量师、副总工程师王卫民介绍,在等离子体空天应用方面,针对航空涡轮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等在高空低温低压和高速飞行条件下点火燃烧困难的重大需求,多通道等离子体点火器可在电源装置不变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点火范围并提高燃烧效率;在等离子环保应用方面,研发出采用等离子体熔融技术进行垃圾焚烧飞灰处理的示范装置,让等离子体与废弃物分子发生系列反应,可真正实现废弃物处理无污染、零排放。

根据计划,西空能动研究院还将建设分布式能源动力产业园,充分发挥聚合作用“以企引企”,在园区实现企业上下游资源的整合集聚,打造高科技产业聚集区和配套产业基地。航天基地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加速布局军民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国防建设增加“新动能”,为军民融合发展贡献更多的航天经验和智慧。

新闻推荐

世界气象日 市民走进省气象局 预报气温为啥总比体感低

气象工作人员一起讨论未来天气的情况本报记者代泽均摄“气象预报是咋样出炉的?最近的天气算不算‘倒春寒’?”3月23日...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