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工程 是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引擎 访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校长刘俊博
西安市第九十三中学,这个曾经不被家长认可,导致生源锐减的薄弱学校,随着“名校+”工程的推进,已变为学生眼中的“名校”,更被不少家长赞叹为“家门口的好学校”。今年1月份,该校已正式更名为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分校。
一丝不苟精心帮扶
摘掉了薄弱学校的帽子
据刘校长介绍,在“名校+”教育联合体成立后,为快速扭转九十三中学发展薄弱的现状,充分发挥“名校+”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市二十六中在明确了九十三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之后,逐步逐个确定对应的解决措施。在实地考察,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工作实施方案,随后对照实施方案,检查落实工作进度。
此外,在“名校+”教育联合体成立之初,九十三中正面临着严重的学生流失问题。为了快速解决这一现状,刘校长在多次开会讨论之后,决定将九十三中原有为数不多的学生全部插入二十六中对应年级,开学前召开九十三中学生家长会,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入学教育,宣讲二十六中校规校纪,鼓励学生珍惜优质教育资源,在新的环境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对于九十三中原有教师,一部分兼任工作的同时,在二十六中指定指导教师进行跟岗学习;另一部分进入二十六中进行跟岗见习,制订跟岗见习计划,并且规定每周听课不少于10节。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带动着九十三中的老师和学生不断提升。
采访中,刘校长坦言:“在‘名校+’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意外惊喜——不仅帮助\‘+校’九十三中摘掉了\‘薄弱’的帽子,促进教师不断成长,我们二十六中自身的办学品牌优势也得到有效提升,学校晋升为陕西省示范高中,初中部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名校要有大教育情怀
“+校”要有自我发展的愿望
如何才能让“名校+”工程取得真正地实效,让更多地薄弱学校快速成长起来?对此,刘校长表示,首先,在“名校+”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名校的校长不但要有大教育的情怀,也要将这种情怀传达给学校整个班子;其次,“+校”一定要有强大的自我发展愿望和动力;再次,要想将“名校+”工程落实好,就要实行深度融合,采用“一长多校”的办学模式,这样会解决很多问题,也会快速见到成效;最后,“名校+”工程在开展过程中,应该分步走,即率先解决存在问题最大的、矛盾最突出的、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学校,集中人力、财力去帮助这些学校成长,当这些学校成长起来后,再开始帮扶其他学校,每年都有侧重点,这样几年下来,西安市基础教育整体教育质量定会有所提升,必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采访最后,刘校长谈到:“‘名校+’工程是很对症的一种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方案,效果也是实实在在的。同时,我们用事实也充分证明了\‘名校+’工程并非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稀释,而是激活\‘名校’与\‘+校’双发展的新引擎,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在\‘名校+’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的自信。下一步,我们还将再接再厉,拓展思路,创新举措,拓宽路径,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办中学发展的新路子。”记者刘晓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樊华实习生商尚叶钟颖)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学生预防校园欺凌的意识和能力,3月18日下...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